“泰山郡是個好地方!面積大得很,汶水兩岸也肥沃。我濟北國離泰山近,會去汶水兩岸傳道。就是梁甫鮑氏棘手些,或許得早做準備!”
濟陰渠帥范朔、山陽渠帥翟成、東平國渠帥崔仲虎、濟北國渠帥侯晟依次表態,算是把張承負提出的“大野澤-泰山戰略”,都承認下來。
至此,而張承負也第一次,在太平道黃巾渠帥的層級上,提出確立了最初的軍事路線。至于甲子起事之后,青兗各郡的渠帥方主,究竟能聽令多少,執行多少?那就得看具體的州郡形勢,各渠帥的能力,還有朝廷中樞、地方郡府的反應了。
“嗯,如此,就都說定了!來,一同立下誓言,向黃天祈愿!”
夜議既畢,眾渠帥起立,隨兩位大醫一起,站在黃天的神牌前。火盆中余炭微紅,松煙未散。張角持符箓,張寶捧符水,一同立于香案之前。接著,大賢良師張角聲音低沉,引眾同誦太平道的祭祠,發誓祈愿蒼生。
“黃天在上,太平在人,眾心一念,百苦可寬。
今日誓言,不為私利,但愿黎庶有飯有衣,有田可耕,有子可養。
妄心息,惡念止。甲子起事,為黔首黎民,為眾人求活!
若有一人破此誓,當受天符鎮壓,鬼神奪魄!
唯愿濟世救人,黃巾安民護生。黃天大明,而太平永安!”
眾多渠帥神色沉肅,發出事關魂魄的誓言。而后,張寶點燃符紙,帶著所有人的誓詞,化灰入水中,又把符水分給每一個渠帥門徒。
“飲符水!立誓!”
“飲盡!誓成!”
暮色垂落,東岳帝君戴著冠冕,注視著下面高聲起誓、激動正色的黃巾眾人。那一聲聲發自內心的誓言,在這一刻無比真實,也確乎是眾人的所思所想。而當夜風吹過,人影倏忽不見,沸騰的人聲變成安靜。祠廟中又一次,只剩下為首的兩個老道,盤腿坐在神像下,沉默無言。
大賢良師張角閉著眼睛,聽著風中隱約的呼聲,也不知是哪個熟睡的弟子門徒。許久后,他平靜的開口道。
“如何?”
“.”
大醫張寶睜開了眼睛,看著依舊閉目的兄長。他沉默的看了會兄長皺紋滄桑的臉龐,十幾息后,才艱難吐出了一個字來,像是答應了某種格外承重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