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共飲一杯!”
渠帥們也根據親近程度,互相敬了幾杯,喝得臉色微紅,卻沒人敢飲太多。要是再多飲些,有些人恐怕就管不住嘴,維持不住這表面的同道和氣了。這一日的晚宴,就此在同道的氛圍中結束。而到了夜里,張承負獨自去見了師叔張寶,拿出了一卷小冊,恭敬呈遞給師叔。
“師叔!這是我這兩月里,思量的‘起事綱領目標’、‘敵我分析對策’、‘軍中道使設置’、‘游擊戰術’、‘三禁六忌教法細則’、‘軍法歌謠’.都在這小冊里。這上面許多內容只是想法,沒有和兗州、青州的實際情況相合,僅僅能做個參考。希望起事之后,能夠對師叔坐鎮兗州,有所益處!”
“嗯!”
天醫張寶接過這符紙串成的冊子,看了看上面密密麻麻的毛筆小字,耐心翻讀了一遍,眼中閃動著思量。許久后,他才輕輕點頭,鄭重把這冊子收好。
“這冊子頗有些深意,可有名字?”
“啊,它叫.嗯,弟子未曾起名,只愿以百姓太平為宗旨!”
“哦?既然是致太平的策略,就先叫《太平策》吧!若是日后,你能多寫些經義,編纂出一套完整的想法來,就可以稱作《太平卷》,甚至是《黃天太平卷》。”
張寶笑著點頭,替張承負的小書,起了個名字。而這名字中“太平”的兩字,也確乎代表著,太平道傳承的道統許可。在搖曳的松明前,兩人相互對坐,聊了許多庶務,很有些相談甚歡。而直到夜色深沉,祠廟中寂靜無聲,張寶才意味深長的笑道。
“承負,兄長因為你,修改了原定速攻洛陽的計劃。他又托付你以道統,而我也同樣點了頭。你知道,我等兄弟兩人,最看重你身上的哪一點嗎?”
聽到這樣開誠布公的話,張承負渾身一震,恭敬行禮道。
“啊!弟子不知,請師叔示下!”
“黃天所鑒!你的見識宛如天授,但并沒有超過那些頂尖的世家子弟。你的智慧行事細致,但也未必能比上真正的寒門老吏。你的勇武足以帶領門徒,但卻未必能與軍中的驍將一決勝負.而這一切,其實都不是最為根本的!作為道統的繼承人,最重要根本的品質,其實只有兩點。一個是站位的立場,另一個則是行道的決心!”
“而在這兩點上,你始終站立在百姓的位置,你無懼犧牲、無畏世家的堅定意志,才是我與兄長真正看重的!只有把道統傳給你,我們才能看到太平道延續的真正希望!你可要始終記住你今日的承諾,不要忘了本心,不要躊躇退縮,更不可負了百姓之道啊!”
在橘紅的松明前,張寶神色溫和,注視著張承負的眼睛。他第一次伸出手指,觸著張承負的額頭,畫了一個最為熟練的“太平符箓”。接著,他看著這少年眼中,和松明一樣的星火,最后敦敦叮囑道。
“你老師的身體,不大好。他心里想的事太多,心血就像蠟燭一樣在燒。好好在路上照顧好他!尤其讓他早些睡,多養些精氣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