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淳沖出醫館時,耳邊只剩下呼嘯的風聲。
他背著沉甸甸的藥箱,雙腿卻像生了風一般。
高熱驚厥超過五分鐘就可能造成腦損傷,他必須爭分奪秒。
老李家的茅屋前已經圍滿了人。
馬淳撥開人群沖進去,只見一個三歲左右的男童正躺在土炕上抽搐,面色青紫,嘴角溢出白沫。
孩子的母親癱坐在地,哭得撕心裂肺。
“都讓開!不要圍著,讓開……讓空氣流通……”馬淳一聲喝令,村民們立刻讓出一條路。
馬淳跑進茅屋,炕上的孩子臉色漲紅,四肢抽搐,嘴角還掛著白沫。
老李夫婦手足無措,婦人跪在一旁直抹眼淚,男人急得直跺腳,見馬淳進來,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馬大夫,您快看看!”
馬淳沒廢話,一把將孩子側翻過來,手指迅速探向脖頸。
脈搏急促,皮膚滾燙。
他心頭一沉,果然是高熱驚厥。
“去打盆溫水,再找塊干凈布。”他邊說邊解開孩子的衣襟,動作利落。
老李媳婦慌忙應聲去辦,男人卻愣著不動。
“愣著干嘛?去幫忙!”馬淳一聲喝,老李這才回神,趕緊去端水。
溫水端來,馬淳浸濕布巾,擰得半干,順著孩子的脖頸、腋下、腹股溝一遍遍擦拭。
物理降溫是最快的手段,酒精不能用,會刺激皮膚。
孩子仍在抽搐,時間緊迫。
“系統,兌換對乙酰氨基酚混懸液,按三歲,二十斤重劑量。”他在心里默念。
掌心一沉,一個小藥瓶憑空出現。
他背對著眾人,迅速掰開孩子的嘴,將藥液緩緩灌入。
朱元璋站在門口,眼中閃過一絲詫異。
他原以為這年輕大夫只是會些偏方,沒想到處理急癥如此嫻熟。
更讓他驚訝的是馬淳的速度。
從醫館到老李家少說也有二里地,這書生模樣的郎中竟能背著藥箱一路狂奔而來。
他本是追著馬淳來的,他體格現在還相當不錯,都已經氣喘如牛。
可一進屋,卻見那年輕大夫跪在炕邊,衣袖卷到肘上,額角全是汗,手里動作卻穩如磐石。
“按住他手腳,別讓他傷著自己。”馬淳指揮著孩子的父親。
抽搐仍在繼續,但幅度已經減小。
馬淳又從藥箱取出壓舌板,防止孩子咬傷舌頭。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茅屋里靜得只剩下孩子的喘息聲。
終于,在第四分鐘左右時,抽搐停止了。
孩子癱軟下來,呼吸逐漸平穩。
馬淳長舒一口氣,這才發現自己的后背已經濕透。
他抹了把額頭的汗水,繼續用濕布給孩子物理降溫。
“小馬大夫,我兒子他……”老李聲音發顫。
“暫時沒事了。”馬淳檢查著孩子的瞳孔反應,“但高熱驚厥容易復發,今晚必須有人守著,每兩個時辰測一次體溫。”
接著他拿出了一支體溫計,也不管所有人看到這溫度計的玻璃管那么透明,上面的阿拉伯數字有多奇怪。
拿出來之后,他簡單地教老李,只要溫度超過了三十八度的刻線,就立刻來醫館喊自己。
老李在兒子生死存亡面前,記性格外好,很快就記住。
朱元璋忍不住走近幾步:“這病是何緣故?”
馬淳解釋道:“小兒腦部發育未全,高熱容易引發異常放電,導致抽搐。若不及時處理,可能造成腦損傷。”
朱元璋若有所思地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