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澈一直都是極端分子。
有了目標便會不擇手段,朝著那個方向前行而去。
不顧中途會遇到的風險,
不顧此時此刻俞汐那萬年冰霜的俏臉已經紅到耳根。
【他怎么來真的啊……】
【難道對我的饞涎并不是裝的么……?】
【不會沒等到比賽呢,就忍不住想先收些利息吧?】
【那樣的話,我該不該阻止他呢…】
豪華套房內,俞汐有些亂了。
雖說將自己作為禮品許給了他,
但要想捧回獎杯,其過程所要面對的艱難險阻也不是蓋的,至少有百分之90以上的概率失敗。
正因為考慮到這一點,答應他才變成了可行。
而且退一萬步講,如果他真做到了,
那么他在自己心里就會成為無可取代的“圓夢者”。
自己能夠挽著他的胳膊,走到連雅的面前頤指氣使,大聲說出“你也不過如此”這樣的話,甚至還能用“一個人玩音樂一定很孤獨吧?”、“沒有隊友的生活是不是很難熬?”、“天天這么喜歡睡覺,有人陪你一起睡么?”這樣的語言刺激她,
想想就爽得不行。
【真到了那時候,全都給他又能怎樣?】
【連雅將變成我的手下敗將,或者說,平起平坐之人。我不再需要活在她的陰影當中,她有的神器,我也可以有。我不但有琴,我還有「隊友」。】
“哈哈。”
所以——
【他應得的。】
…
「俞汐以為自己很冷靜。」
關于肉欲,她并不真正介意。
更沒有任何到時候耍賴不給的想法出現過。
“從最開始,這就已是一場豪賭。他給我我想要的,我給他他需求的。”
所以。完整的交易版本是——
當,蘇澈在參與隊伍的前提下,順利幫自己捧回獎杯,
自己將無條件把自己奉獻給他。
也就是他口中提到過的要求,「一起睡」。
而當,蘇澈在參與隊伍的前提下失敗了,即沒能取回獎杯——
那么無論隊伍中途走到哪里,無論他付出了多少精力、多少努力,自己也都可以無視這一切,相當于他投資失敗,什么也獲取不了。
所以,契約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大大利好自己。
畢竟眼下的情況是,連隊友都沒有湊齊。
“時間還剩不到五個月。”
“預選賽是9月,也就意味著第一輪pk在那時打起,然后會休戰3個月,參與進階pk的錄制。”
“所以隊友方面,至少這個月或是下個月就得湊齊。如果湊不齊,時間上就來不及了,任何隊伍成立,無論隊員水平多高,都需要一定次數的磨合。”
“不磨合直接上臺,對上了默契度拉滿的隊伍,必敗無疑。”
這一點,俞汐心如明鏡。
賽程方面,“9月預選如果僥幸晉級,那么就會在12月參加16進8的現場錄制。”
“在16個隊伍中若能再次勝出,那么每隔一個星期,就可以參與一次8進4,4進2,以及決賽pk,總計一個月。”
“換言之,五場比賽全通關的狀態下,1月份打完所有的pk,2月之前決定誰能捧回獎杯。”
俞汐早已將賽制參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