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練室里稍微靜滯了下。
還是林筱當先提出疑惑:“可是我們不是只有六個人嗎?「七彩」的話……是否需要7名成員才比較應景呢?”
她的話很有道理,
但蘇澈自有自的解釋邏輯。
“七彩雖是花店的名字,但并非只代表七種不同的鮮花,而是可以指代七種顏色。”
他說,“七種顏色糅合在一起,會成為絢爛的「虹」。”
“我們是以學姐為主的,以爭奪mosse·神器杯最終獎為目的才組建而起的團隊,因此大家若能在這樣短暫的配合之中各自綻放光彩,哪怕有朝一日各奔東西,這樣劇烈碰撞過的光芒也會一直存在。”
“……!”
“啊…”
“這個……”
“我沒有異議。”
“我也贊同。”
一時間,五女紛紛被他說動了。
覺得,最有道理的地方在于,蘇澈給出的答案是「遲早會各奔東西」。
這幾乎是必然的走向:
拿到獎杯——任務完成——各回各家——撒由那拉。
拿不到獎杯——任務失敗——踢人/換組——下一屆再戰。
所以,蘇澈不可能像沒什么經驗的毛頭小子一樣,擱這兒幻想“哎呀我們一定會玩一輩子樂隊的!大家要好好相處哦”這樣的廢話,
他直接將結果反向道出——“既然早晚會散,那就好好珍惜這一段。”
強有力的角度,讓隊友們全票通過,
認可了這個隊名。
“那就叫「七彩」好了。”
“簡稱的話,就叫「彩」。”
“嗯!”
——
……
臨散會前,
幾人選了第二首需要排練的曲目,并且訂好了下回排練的日子。
“兩周一次還是一周一次?”
“兩周。大家剛起步,需要時間沉淀。”
“那行。pk歌曲依然選擇花房小姐的歌嗎?”
“是的,安晴的聲線比較貼她,而且我們隊伍暫時走cover就好,還不具備原創作編曲的實力。”
“我會啊。”
俞汐皺了皺眉,表示原創的部分她能解決。
“不不。”
蘇澈聽得直搖頭,“我所認為的原創,是一個團隊里所有的成員都有參與的原創,而非學姐你這樣的高手自己完成作編曲,然后讓別人像工具人一樣錄音輔助……”
“啊?這么麻煩嗎?”
俞汐不理解,“你的意思是,要讓她們分工作詞、編曲、做后期?比如貝斯軌讓顧織寫,鼓軌讓小小寫,主唱作詞,我作曲,你編曲這樣?”
“差不多吧。”
蘇澈把愿想傳達而出,“但我也知道這過于理想化了,所以還是先以大賽需求優先,咱們先cover幾首再說。”
“……那行。”
俞汐若有所思,知道他大概是不想讓幾個孩子感受到隊內地位的壓力。
平心而論,技術層面上,「七彩」當中自己第一,蘇澈第二,小小第三,顧織第四,
那么安晴和元瀟就是并列第五。
這是通過今日的演練得出的結論,客觀且合理。
這樣的水準,搞搞地下live倒是隨便,但要想在mosse里奪得名次,還是有點天方夜譚了。
“對了,實戰經驗方面,我們是否需要在開賽前多參演幾個小規模的live來提升一下磨合度?這樣也能把名氣給打出去。”
俞汐提議道。
“我覺得可以。”
“那……我聯系一下最近的live場地?在我們排練3首曲子之后可以上臺試一小下。如何?”
“行的,不過最近有什么適合剛起步樂隊的演出嗎?”
蘇澈將目光轉向了林筱。
林筱基本上是萬事通,在外聯部那邊也有人脈,認識不少外校的樂隊,消息不可謂不靈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