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要怎么樣才能夠擁有這樣的意志”武維揚再一次的問道。
裴矩思索了一下,最后到嘴邊的卻是說道:“見人生吧!”
“有更具體的嗎”武維揚問道。
“得經歷事,然后用自己的劍斬破自己心中的重重枷鎖,如此,就能夠斬破外在的法。”裴矩說出了自己心中練劍的過程。
武維揚沒有回答,并不是裴矩說的有多么的特別,而他說的其實就是學校里教的。
劍士的劍,首先要起于心,劍不從心中起,那劍就沒有力量,沒有力量的劍又如何能夠斬得了詭怪。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劍在心中,便不易被鬼神所侵,如此才能夠在紛繁詭異的環境之中站住腳跟。
裴矩說的東西,在靈修學院之中是形成了理論的,但是一套理論之下,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修成呢很少。
更何況劍士的劍想要種到心里去,往往都費了極大的工夫,卻沒能夠達成目標,白白的浪費了時間。
有一句話說,劍士的修劍,不僅要熱愛,還需要癡迷,最終還要忘記,不能夠為了修士而種劍,要忘記自己是在修劍,當遇到困難的時候,沒有別的想法,只憑著最原始,最內心的沖動來拔劍揮劍。
所以很多真正有一番大成就的劍士,往往會經歷一番苦難,或者是見人間疾苦,有著極大的理想的人。
以至于,又有很多人說,大劍士皆是性情中人,皆是國士。
“你在西江五年,經歷了什么”武維揚問道。
“我在那里五年,只是和師姐在山里生活,最多的就是在山洞之中,朝著黑暗揮劍。”裴矩說道。
武維揚也沒有太多的什么意外,對著黑暗揮劍,對著大樓揮劍,對著大山揮劍,對著日月星辰揮劍的都有,更多的是對著海浪揮劍。
無論用哪種訓練的方式來夯實劍意,這都只是外在的訓練手段,所以武維揚聽了之后不意外,也是都在學校的訓練范疇之內。
同樣的理論,同樣的訓練手段,有人能夠落劍如有神,有人劍下軟弱無力。
“要不要打一場”武維揚突然問道。
裴矩只是沉吟了一下,便答應了下來。
當他們要打一場的消息一傳下,所有對練或者是單獨練劍的人都停了下來,并且散開,形成了一個空場。
兩人都用的真劍,沒有用木劍。
裴矩也想要見識見識,學院派的劍士是什么樣的實力。
執劍在手,相對而站。
側身,跨步,落樁,塌腰,手搭上了劍柄。
這是裴矩拔劍斬鬼式。
是他爺爺當年慣用的起手式,也是他喜歡的起手式。
武維揚則是拔劍在手,側身,劍斜指裴矩。
兩人都是含而不露,感覺不到兩人身上的氣勢。
突然一陣風吹來。
“嗆!”
劍出鞘了,裴矩的身形猛的竄了出去,劍光更在身前劃出一道大大的弧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