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貴,都是二手的。車子帶家具總共花了三百多,要不是周哥帶我們去,都找不到地。”
王秀英聽著價格還成,招呼道,“別愣著了,往里面搬吧,晌午還得生火做飯呢。”
李志強一拍大腿,“叔,咱忘買煤球了。”
林巧梅說道,“沒事,我去后院季家借幾塊,等買了再還。”
“嫂子,去季家借方便嗎?”李哲和季鴻賓見過一次,感覺不是很好相處。
周永強笑道,“方便,季爺媳婦和巧梅好的跟姐妹一樣,比我去都好使。”
“成,那我去菜市場買肉,晌午飯就在這吃。”
王秀英忙叫住他,“老二,記得買條鯉魚。”
“知道了。”李哲騎上自行車,直奔崇文門菜市場,這可比走路方便多了。
崇文門菜市場很大,分成了好幾個區域,蔬菜、肉類、水產不在一個區域。
李哲先去了水產區,買了一條三斤多重的鯉魚,四斤豬肉,兩斤豆腐,一塊鹵豬肝,車筐里放的滿滿當當。
買的差不多了,他推著車子進了蔬菜區,見到老李三人坐在攤位旁嘮嗑。
李衛東眼尖,對著他揮手,“老二,哪來的自行車?”
“剛買的,咋樣?不比你的差吧。”
李衛東摸著锃亮的車把眼饞“嘿,鳳凰牌的,這車架真厚實,多少錢買的?”
“150。”
“要工業券嗎?”
“二手的要啥工業券。”
“那不貴。”李衛東摸摸這,瞅瞅那。他騎得那輛自行車還是結婚買的,當時他也看過鳳凰牌自行車,的確好,但也比其他牌子貴,愣是沒舍得買。
“今兒個黃瓜賣的咋樣?還順利嗎?”
老李說道,“還成吧,總共采摘了240斤黃瓜,其中二百斤是上次預訂的,攤主都已經取走了,也交了尾款。
剩下的40斤咱自己賣,賣了不到二十斤,可能是漲了一塊的原因,看得多問得多,買的人少,都覺得價格貴。”
李衛東說道,“眼瞅著就晌午了,買菜的人越來越少,要不咱就稍微降點價。”
“不能降價。”李哲前天剛漲的價,今天就降價,那不是打自己臉嘛。
而且,周圍的攤主都從他這原價進貨,即便買的多,也沒有優惠,人家前腳走,他這里搞降價,其他攤主怎么想?
賣不動,只能說明崇文門菜市場的消費潛力到頭了,普通老百姓也就是嘗個新鮮,誰能天天買。這幾天,李哲摸清了黃瓜市場價,可以去擴展其他的銷售渠道了。
“不著急,上午賣不完,下午賣;下午賣不完,明天接著賣。”李哲說完,又看向父親,“爹,今兒個預定的黃瓜有多少?”
“預訂數量超過了二百斤,但我按照你的要求收了一百五十斤的定金。”老李說完,也有些納悶,“老二,地里的黃瓜產量上來了,咱為啥不多預訂出去一些。”
“剩下的黃瓜我還有用,回頭您就知道了。”上次李哲漲價,攤主集體抵制的事,雖說李哲沒太在意,但也算是個提醒,銷售渠道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隨著第二批黃瓜成熟,黃瓜的產量會日益增加,李哲粗略估算兩批黃瓜盛果期的日產量會達到300斤左右,隔日采摘的產量是600斤。
冬天的黃瓜不愁賣,可酒香也怕巷子深。五塊一斤是賣,七塊一斤也是賣,誰不想賣高價。
只有擴展更多銷售渠道,讓蔬菜市場供不應求,才能保持高溢價,高收益。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機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