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我們農大參與研發了高產平菇母種,抗雜菌污染能力強,生長周期短,采用了新式的菌袋和熟料栽培法,降低了成本,提高產量。
多少同學都盯著呢,明年開春都得一窩蜂的種蘑菇,我還怎么拔頭籌?”周青禾瞅了一眼李家攤位,“我就想借塊地做平菇栽培試驗,年前就能拿到觀測數據,到時候誰能跟我比?”
“周青禾,咱能改改這要強的性子不?”
“改不了了,這輩子也改不了了。要是改了?那還是我周青禾嘛。”
孫濤嘆息一聲,“我記得你們學校不是有個暖棚嗎?”
“沒錯,是有個寶貝疙瘩。那屁大點的地,你知道多少人排隊嗎?我們老師還排不上號?我去那湊什么熱鬧。沒戲。你不是跟李家關系熟嗎?幫我說說。”
孫濤有些為難,“先不說人家帶不帶你去。就算帶你去看,人家黃瓜種的好好的,正是賺錢的時候,憑什么讓你在暖棚里種蘑菇?”
“嘿,黃瓜能賺錢,我的蘑菇就不賣錢了?那是和農科院一起研發的新品種,產量高、病害少、生長周期短,蘑菇還方便運輸,不見得就比黃瓜少賣錢。我只要記錄蘑菇數據,種出來的蘑菇都給他們。
我都來了,幫我問問成不?左右是一句話的事。”
孫濤想了想,“這樣,你先去管理處等消息。如果成的話,我請人家中午一起吃飯。如果不成,你趁早回家歇著。”
周青禾拍著胸口,“沒問題,中午我請客。”
孫濤說道,“用不著,今兒個我請客。你要請客,下次再說。”
“成吧,不跟你磨嘰。去我媽辦公室等你,不管成不成,記得給我個信。”
“知道了。”
“大媽,您忙著,我先走了。”周青禾打了一聲招呼,徑直去了管理處。
孫濤有些無奈,他覺得這事不靠譜,但作為周青禾的好哥們,又不能不幫忙。
瞧著老李不忙了,他走過去說道,“李叔,我李哥今天沒來?”
“來了,去辦點事,一會就過來。”
“那成,我先出去送貨。中午我請您和李哥吃飯。”孫濤說完,騎著三輪車走了。
臨近中午,李哲和表哥王建軍返回崇文門菜市場,一路上,王建軍都顯得很興奮,“嘿,老弟,以后咱就給全聚德送菜了。這在咱村也算是頭一份。”
“這算啥,等過幾天不忙了,拉上我舅咱去吃一頓。”
“那敢情好。”兩人回到崇文門菜市場南口,剛好碰到同樣送貨回來的孫濤。
孫濤停下三輪車,“誒,李哥,巧了,我正要找您呢。”
“咋啦?有啥事?”李哲將自行車停在路邊,這個地方寬敞,反倒比菜市場里面更適合說話。
“兩件事,第一件事兒,中午我想請您和李叔吃飯。
第二件事,我有個朋友想見見您。”
“見我干啥?”
“我那朋友是農業大學的高材生,昨個我給她家送了二斤黃瓜嘗鮮。結果,她今兒個早上就來找我。說想見見種黃瓜的人,交流一些種植經驗。
您要覺得合適,我就去管理處叫她,咱一塊吃個飯。
您要覺得不合適,咱就不帶她了。”
孫濤這番話信息量有些大,李哲得好好琢磨。
這年頭大學生金貴,上的還是農業大學,人才啊,李哲還真挺想認識的。
后半句話,李哲聽出其他意思,孫濤的朋友為啥會在市場管理處等?
李哲開門見山,“濤子,你這個朋友啥來頭?”
“我們打小就認識,那時候我爹媽在菜市場賣菜,她媽是菜市場管理員,我倆就在菜市場玩,您要不樂意,我直接拒絕她。”
“她媽在管理處做啥?”
“她媽是咱管理處的韓主任。”
李哲笑笑,“這年頭能上大學的都是人才,我還真想認識認識。”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機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