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噠噠噠……”
拖拉機駛過了檢查站,駛入了廊方地界。
車斗里,李哲身上蓋著厚厚的棉被,頭上頂著棉帽,露出一雙眼睛在外面;李衛東和李志強躺在他的兩側,扯著嗓門大聲說話。
“叔,咱過幾天真能坐上卡車?娘嘞,俺做夢也不敢想,咱居然能用卡車拉菜,想想都覺得威風!”李志強的聲音中透著興奮,不等李哲回答,他繼續說道:“聽說卡車上有帆布篷,把帆布篷一蓋,車廂就不用怕冷風吹了,以后下雨下雪也能繼續拉菜,可比現在舒服多了。”
李衛東也喊道:“強子,瞧你那點出息!卡車是有駕駛室的,車廂能有駕駛室里舒服?”
“叔啊,你不說俺都忘了這茬兒了!俺長這么大,還沒坐過駕駛室呢!”
李哲沒有參與兩人的討論——主要是拖拉機的噪音太大,說話得靠喊,要吃一肚子冷風。
李哲想打個盹兒,但實在是太冷,根本睡不著。他瞅著四周一望無際的平原:這地,太他媽適合種大棚了……
拖拉機的后面有輛幸福250摩托車,一直不遠不近地跟著,開始他還不太在意,但越走越覺得不對勁——這年頭,村子里少有人能買得起摩托車。
李哲扯著嗓子問:“哥、志強,你們見過后面那輛摩托車嗎?”
李衛東答道:“沒什么印象!”
李志強說:“應該不是咱們村子里的!咱們村兒也就三四戶人家有摩托車!”
李哲用力敲了敲車廂,對著前面的趙鐵柱吆喝:“柱子,把車開慢一點!”
“哥,咋的了?”趙鐵柱有些不解地問。
“你先別問,聽我的,把拖拉機開慢一點。”李哲說完,又對著李衛東和李志強說:“把家伙事兒拿出來!”
李衛東從籃筐里掏出一把鐮刀:“老二,你懷疑那伙人是沖著咱來的?”
“我也不確定,小心點兒沒錯。”李哲也摸出了一根鐵棍子。
拖拉機的速度降了下來,但摩托車的車速并沒降,直接從拖拉機的右側超了過去。
“叔,這兩個人看著眼生,以前在這條路上沒遇到過!”李志強嘀咕道。
李哲沒有回答,對著開拖拉機的趙鐵柱說:“柱子,可以正常開了!”
這下變成拖拉機跟著摩托車了。
往前走了不到3公里,拖拉機往右側一拐,與摩托車駛入了不同的道路,兩輛車漸行漸遠……
“操,姓李的鄉巴佬還挺警覺!要不是老子小心,差點就被他發現了!”騎摩托車的男子罵了一句,緩緩將摩托車停下。
坐在后座上的男子說:“放心吧哥,咱裹這么嚴實,他爹來了也認不出來。”
騎摩托車的男子打開頭盔面罩,望著另一條岔路上變成黑點的拖拉機,臉色有些糾結。
這兩人是馬德和他的表弟黃大勇。
馬德也是崇文門菜市場的一名攤主,之前也在李哲那里進過黃瓜,后來李哲要漲價,他就帶頭抗議,之后就沒在李哲那里買過黃瓜。
看到孫濤、洪三、李金霞一直賣黃瓜賺錢,他心里越發不平衡,覺得自己被這群人坑了——他也想賺錢!
李家黃瓜來源一直是個謎,李家剛來市場的時候,對外宣稱黃瓜是從菜農手里進的,也有很多人猜測黃瓜就是李家種的。后來隨著李家人逐漸淡出菜市場,這件事也就成了一個謎。
馬德偷偷在市場里打聽過“李家是哪個村的”,但李家人嘴風緊得很,只說是廊方的,具體哪個村兒從來不透露。
他想跟蹤李家人,看看這黃瓜到底是哪兒來的——如果是李家人自己種的,那他沒轍;如果是從其他菜農手里收的,那就有倒騰的余地了。
他早就打聽出孫濤等人的賣貨價格:李哲是6塊錢一斤賣給孫濤的,孫濤等人對外的銷售價是7塊一斤。
他推測,李哲的進貨價不會高于5塊錢一斤。到時候,自己直接出五塊五一斤,還怕菜農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