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八點。
蘇州胡同,七號院前院。
一輛解放開車停在門口,李哲從副駕駛室下來,敲了敲門南門,“哥,開門。”
過了一會,王建軍披著棉襖打開房門,疑惑道,“哲子,咋這么早就來了?”
李哲笑道,“還是那個點出發,車快了。”
“誒,還真是,我把這茬忘了。昨個東來順還嫌送菜晚,以后不怕他們催了。”王建軍系上扣子,走到卡車后面打開擋板。
李衛東在上面卸,兩個人將菜筐搬進屋子。
梁衛國走過來,“李老板,用幫忙嗎?”
“不用,你一會把車停好,就去客房休息。”這年代的司機金貴,人家就是說個客氣話,李哲可不會當真。
李哲三人將菜拾掇好,等了一個多小時孫濤五人才到,李哲給五人分了菜,讓他們明早八點過來取貨。
雖說改了時間,但眾人并不意外,賣菜哪有不趕早的。
送走了眾人,李哲對著倆哥問,“我打算去東四大街買衣服,你們去不?”
李哲最近常去國營餐廳談生意,每次都因為衣著樸素收獲異樣目光,雖說他自己不在意,但這個世界看人下菜碟是常態,自己現在有點小錢,也該置辦一身得體的衣服。
王建軍說,“改天吧,我上午先去送菜。”
李衛東笑道,“我去市場賣菜,等哪天你嫂子來了,我帶她一塊去。”
“行,那我先去探探路。”
李哲騎上自行車往西走,經建國門內大街向北,到了東四大街。
這里是京城最繁華熱鬧的地方,聚集著大量的攤販,有賣衣服的,也有日用品,密密麻麻的攤販連成片。
李哲剛騎著車子進入街口,就聽到國營商店的錄音機播放著《冬天里的一把火》,店門口的牌子上寫著《出口轉內銷》幾個大字。
不遠處,穿著軍棉襖的小販跺腳吆喝:“魔都羊毛衫!只賣友誼商店三成價!“
李哲目光掃過路邊衣服攤,要么款式舊,要么做工差,并沒有發現喜歡的。
往里走了一段路,就是臨街的商鋪,有個體的,也有國營的。
李哲進店看衣服,質量比地攤上的要好,個體商店的款式比國營商店的還新穎。
看店的是個一臉精明像大姐,坐在椅子上嗑瓜子,“同志,想買什么衣服?我這都是剛到的最新款,您瞅瞅多板正。”
李哲指著一件灰色呢子大衣,“這衣服多少錢?”
“一百五。”
“嚯,您這價比百貨大樓還貴。”李哲轉身往外走。
“老弟,我這貴有貴的道理,您上手摸摸,跟友誼商店那批貨一個廠出的,國營柜臺賣280塊,我這兒走廠子關系才賣一百五……”
見李哲還是要走,她趕忙說,“要不您開個價。”
李哲比了個手勢,“五十。”
老板娘嘴里的瓜子皮直接噴出來,“老弟,你拿我打岔呢,就沒你這么還價的。這么著吧,一百塊您拿走。”
“六十。”
“八十,我今兒個還沒開張,給您打個折,圖個吉利。”
“六十五,您痛快點,我這一身衣服都要淘換,多買您幾件,不一樣是賺嘛。”
“老弟,別說賺錢了,我這還賠錢呢,最低七十。”
“您再搭條圍巾,七十我要了……”
一個小時后,李哲又買了一身西裝、高領毛衣和黑色皮鞋,老板又搭了腰帶和領帶,里里外外換了個遍。
……
臨近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