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提了,吵起來了。譚嫂子不同意賣房子,把上門買房子的客戶都給擋回去了。老太太一開始不知道,后來察覺到不對付了,就跟兒媳婦吵起來了。季鴻賓出來勸架,誰知道越吵越厲害。聽這意思,最終好像還是要賣房。譚嫂子也被氣跑了。”王建軍在外面待的時間長了,凍得鼻子往外流,拿紙擦擦鼻子:“哲子,你要買房子,現在正是好機會!”
李衛東也知道了弟弟要買房的事兒,一開始也是震驚不已,現在依舊覺得不真實。他盡量平息自己的內心說道:“老二,這一家人都在氣頭上,現在去談能談成嗎?再說了,真要談成了,會不會有點趁人之危的感覺?”
“衛東哥,咱又不是不給錢,怎么能說趁人之危?再說,咱不買其他人也會買。
我打聽過了,京城四合院雖然多,但那些年分房都成了大雜院。很多房子即便還回來,里面有住戶,也是個麻煩事。類似于這種產權清晰的四合院非常少。”王建軍最近一直在做生意,心思也活泛了,接著說:
“這玩意兒就跟咱家的菜一樣,用哲子的話說就是供不應求。就今兒個上午,前院來了兩撥客戶,后院也來了兩撥,咱要是不盯緊點,肯定被其他人搶先買!”
李哲心中有了決斷,正準備說話的時候,外面響起了敲門聲。
“我去看看。”李衛東站起身往外走,一開門他愣住了:“喲!季老太太,您怎么來了?”
季老太太瞥了他一眼:“我找李老板。”
“您進來吧。”李衛東讓到一旁,吆喝了一聲:“老二,季老太太來了!”
李哲站起身迎接,把季老太太讓進了屋子:“老太太,這大冷天的,您怎么過來了?坐下說。”
季老太太皮笑肉不笑:“李老板,今兒個上午您這來了幾撥客人?”
李哲露出疑惑的神色:“老太太,今天上午確實有來看房的。我都給您指引到后院了,您沒見到?”
“見沒見到都不重要了。李老板,你開個價吧!老太太我也折騰累了,差不多就賣給你。您要再用朋友打掩護,我二話不說立馬出門。”老太太又補充道:
“還有,甭想刻意壓低價格,2萬塊錢你想也甭想!還不夠我出國的錢,我也根本不可能賣!”
李哲沒有立刻回答,盯著茶壺想了一會兒。其實別管是3萬還是4萬,買下這套房子都是值得的。
老太太剛跟兒子兒媳婦吵完架,這時候有點情緒上頭。好處是很可能直接拍板賣房。壞處是如果壓價太狠,真的有可能掉頭就走,把房子賣給其他人。
李哲不打算壓價太狠,出了個認為比較合理的價格:“26000,我現在就可以簽合同,支付定金。只要完成過戶,直接給尾款。”
老太太猶豫了一會兒:“李老板,寫合同吧!”
“老太太,雖說我租房時間不短了,但還真沒進過后院,咱是不是得先看看房?”李哲上輩子犯過很多錯,讓他明白了一個道理:越是急事,越不能著急,一著急準出錯。
季老太太起身:“走吧,我帶你瞅瞅。”
放在后世,先定價后看房,肯定是不合理的,但問題是這個年代本來就是無序的,還沒有建立穩定的市場秩序,而且即便看了房,也很難找到同類型的房產參考價格。
第一,房產位置不同,大小不同,文化屬性不同,有些四合院被貼上文物的標簽,是沒辦法進行買賣的。這個年代的四合院大多是獨一無二的,跟后世同一個小區幾百套房產截然不同。
再說,后世即便同一個小區,不同戶型、不同的樓層,價格也能差不少。
繞到后門,季老太太拿出銅鑰匙,打開門鎖,帶著李哲、王建軍、李衛東進了后院。
北屋的歇山頂率先撞進視線,瓦當上趴著一只貍花貓,東西廂房各三間,抄手游廊將幾間屋子連在一起,院中央青磚墁地,種著一棵海棠。院子北邊放著一張藤椅,中午的日頭正好能照在上面……
“前些年房子發還回來后,我家都重新裝修過,要不是出國,可舍不得賣。”老太太說完,領著李哲進屋參觀。
屋子里面家具不多,但裝修得很別致,既保留了一定的古風,也有現代的舒適度。
李哲看過房子和房契,沒有什么問題,也沒磨嘰,直接簽了合同。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機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