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李哲也隱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上次沒有統一漲價,只是部分渠道的黃瓜售價漲了,其他的菜都沒有變化。
但又覺得隔著一層窗戶紙,想的不是很透徹,誠心請教:“金哥,您詳細說說?”
“李老弟,您今年的種植規模還小,屬于自產自銷的模式。沒有中間商,直接賣給客戶。
所以蔬菜賣得越貴,你賺的錢越多,完全符合你的利益,短期來說是沒有問題的,很多人都會選擇這么做。
但你又跟普通人不一樣。你是冬暖蔬菜大棚的帶頭人,你以后不可能只當一個種植戶。明年你就會參與到蔬菜的中間流通環節。”
金百萬頓了頓,接著說:“就像咱們剛才說的,與農戶合作、教給他們種植技術和經驗,給他們更低廉的建材和融資。反過來,他們會將大棚里產的蔬菜,以提前約定的價格賣給你,由你來負責銷售。
那明年你的身份就變了,不僅僅是種植戶,更是一個中間商。確切的說,成了跟我一樣的蔬菜采購商。
蔬菜采購行業,我做了很多年。其他的我不敢說,但在這個這個行業,我還是有一定經驗的。
蔬菜商不一定每次都賺錢,有時候也會賠錢。就比如說約定的收購價高于市場價,買一車賠一車。”
金百萬說的嗓子有些干,喝了口茶水,潤潤喉,接著說:”今年就你一家種蔬菜大棚,黃瓜賣8塊也有人搶著買,過些日子可能還會漲到9塊錢、10塊錢,這個屬于超高溢價。以后大概率也不會再有,而且這件事還會成為一個新聞,讓很多人都知道京城的黃瓜賣到了10塊錢一斤。
問題也隨之而來,明年的蔬菜大棚種植戶知道了這個事,就會提高他們對收購價的預期,有些種植戶就會想了:去年的黃瓜賣10塊,我今年賣9塊,不高吧?你想收購我的黃瓜,是不是也得出高價?那么這個壓力就會給到采購商。用一句話總結就是:他們會用今年的黃瓜銷售價評估明年的黃瓜銷售價,導致農戶的預期與市場脫節。”
金百萬又望向一旁的老李:“李叔,您說您覺得呢?”
老李琢磨了一會,點點頭:”你說的有道理,不過,隨著天氣變冷,種植成本的確會增加。比如說下雪那兩天,棚里一直燒煤取暖。漲價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有錢不賺,我總覺得心里有點不舒坦。”
金百萬笑道:“李叔說的也沒錯,有錢不賺確實讓人心里不舒服。但您可以仔細算一筆賬,現在的黃瓜利潤很高了,增加一些種植成本,影響不大。
下個月你能漲到9塊錢,年前能漲到10塊。但這個價格是虛高,一旦過了春節,菜價肯定會回落。跟明年的利益相比,這點錢不算什么。”
金百萬又望向一旁的李哲:“老弟,你覺得呢?”
“金哥說的有道理。”李哲點點頭,金百萬是從采購的角度考慮的,李哲之前想的更多的是銷售渠道。
他的蔬菜現階段主要供應涉外和國企餐廳,都是餐飲行業的領頭羊。他是很看重這些銷售渠道的。他擔心頻繁漲價會影響跟這些餐廳的供應關系。
如果換成在菜市場賣菜,他就沒這么多顧忌了,買菜的都是散客,嫌貴可以不買。
就算他不漲價,人家也記不住他,也不會念他的好,下次誰家的便宜還是會買誰家的。
而餐廳是穩定的供應渠道,生意不是一天兩天,圖的是個長久。李哲甚至考慮過,明年跟這些餐廳簽訂蔬菜供應協議,約定好供菜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