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接著問:“那現在……賠得厲害嗎?”
“倒也不算忒厲害,姐暫時還扛得住。”沈亞楠擺擺手。
李哲喝了口拿鐵,試探著說:“這冬天兒的菜,成本高價錢也貴。要不……我先暫時不給您這兒供菜了?把這部分開銷省下來,沒準兒就能打平了。”
“那哪兒成啊。”沈亞楠一聽就急了:“姐這餐廳要做就得做拔份兒的,要是斷了你的菜,那不被別的館子給比下去了嗎?昨兒個我那幾個小姐妹來,對你的草莓贊不絕口,幾盤子愣是給吃光了。那一個個跟小母豬似得,吃的哼了哈的。”
她又趕緊補充道:“李老弟你放心,二姐指定不會虧了你的菜錢,就是想讓你幫著支個招兒,多招攬點老外上門吃飯,多進倆錢兒。只要能保本兒,姐就知足。”
李哲反問:“您身邊兒那么多朋友,就沒一個能給您出主意的?”
“有啊。怎么沒有?”沈亞楠撇撇嘴:“有那么幾個壓根兒沒做過買賣的,凈瞎出餿主意。”她聲音壓得更低:“還有幾個家里有底子,靠著朋友幫襯做起來的,也算不上真會做生意的明白人。我身邊真正會做買賣的,也就是你老弟你了。”
她還有一句話沒說:餐廳掙那點錢,都給李哲支付了菜錢,這貨鼓搗點菜,比她這家大餐廳都掙得多。這么會做生意的人,整個京城都數得著了。不找你找誰?
“二姐,我也想幫您。可這開飯館兒,我是真沒干過。”李哲坦誠道。他之前也琢磨過開餐廳,可他那套經營想法,跟沈亞楠這“交朋友為主”的路子顯然不是一碼事。他也沒打算勸沈亞楠改掉掛賬的習慣,各有各的活法兒,他不認同,但也說不上人家不對。
“李老弟,二姐也不能讓你白忙活。”沈亞楠說著,從旁邊凳子上拿起一個挺精致的袋子遞給李哲:“喏,昨兒個一個姐妹兒送的。攏共就給了四個。姐自個兒留了一個,送朋友倆,這個黑的,特意給你留的。”
李哲打開袋子往里瞧,是個挺厚實的硬紙盒,包裝簡單大方,上頭印著摩托羅拉的商標和一個尋呼機的圖樣兒。
這年頭兒,尋呼機(bp機)可是稀罕物,市面上沒多少,也就那些頂拔尖兒的人物才用得起。大規模普及那得是九十年代的事兒了。現在這東西有錢,沒門路,也不好買。
“二姐,這東西忒貴重了,我可不能收。”李哲趕緊把袋子推回去。
“什么貴重不貴重的。”沈亞楠硬把袋子塞回李哲手里:“都是朋友送的,沒花錢,你回頭填個申請表,把資料寫清楚,我讓朋友幫你開通就齊活了。咱們都不是差錢兒的主兒,你再這么膩膩歪歪的,二姐可生氣了啊!”
“那……成吧,東西我先收下。”李哲只好接過來:“不過我話還是得說前頭,開餐廳我真沒經驗。但既然您信得過我,我也樂意幫您琢磨琢磨。可這事兒成不成?我可不敢打包票。”
“老弟,有你這句話就齊了。”沈亞楠一拍桌子:“你只管琢磨,哪怕不成,二姐也念你的好,實在不行,姐再想別的轍。”
“那行,您容我點兒時間,我好好琢磨琢磨。”李哲應承下來。開餐廳他是沒干過,但后世幾十年的經歷,他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
就當給自己開餐廳練手了。
倆人又聊了幾句閑篇兒,李哲就起身告辭了。啥主意還沒出呢,先落了一尋呼機,他這心里頭,一時還真有點兒掂量不清,這趟算是賺了還是虧了。
與尋呼機相比,李哲更看重的是沈亞楠這個人,說實話,兩人本不是一路人,更不是一個階層,對方能這么‘禮賢下士’李哲是沒想到的,從長遠的發展來看,他也需要沈亞楠這樣的朋友……
這家西餐廳能繼續經營,對李哲來說也是好事。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機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