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萃華樓。
2樓的包間內,周青禾和孫濤圍坐在圓桌旁,桌子上擺放著兩菜一湯。
周青禾吃了一筷子芙蓉雞片:“嚯,還真夠奢侈的,就咱們兩人,你還要了個包間?”
孫濤盛了一碗湯遞給周青禾:“別管幾個人,哥們兒隨時來隨時有包間。”
“瞧把你能耐的,說得好像這餐館離了你就干不下去似的。”
“那倒不至于。不過要是沒我送的黃瓜,這餐廳的生意指定沒現在這么好。您瞅瞅外面的人,烏泱烏泱的跟趕集似的!”
“你就吹吧你。”周青禾翻了個白眼。有新鮮的蔬菜確實可以為餐廳招攬顧客,但問題是孫濤只給萃華樓送了黃瓜,并沒有其他新鮮蔬菜。吸引顧客的作用肯定有,但周青禾覺得遠沒有孫濤說的那么大。
當然,如果李哲種的菜他都能弄一份送到萃華樓來,那萃華樓肯定拿他當大爺。但可惜,他只有黃瓜。
周青禾吃了幾口菜,放下筷子問道:“小濤子,說吧,今兒找我來有啥事兒?”
孫濤不樂意了:“這話說的,沒事兒我就不能請你吃飯了?”
周青禾笑了:“咱倆從小一塊兒長大,誰還不知道誰?這可是你說的沒事兒,一會兒有事求我,我也不應!”
“哎,我不是那個意思。”孫濤露出一抹苦笑,“我確實有點事想不明白,就是想跟你嘮嘮,讓你幫我出個主意。”
“成,這頓飯姐們兒也不白吃。啥事兒?說吧。”
孫濤組織了一下語言:“我不是每天從李哥那兒進15斤黃瓜嗎?我們之前簽的合約是到年底。眼瞅著還有一個月就過年了,我這心里有點沒底兒。你說明年,我還能從李哥那兒進黃瓜嗎?”
“嗨,我還以為什么事兒呢,就這事兒?”周青禾不以為意地問,“那你是個啥意思?”
孫濤往前湊了湊:“那我肯定是希望繼續能從李哥那里進貨啊!要是能多進一些菜就更好了。”
周青禾想了想,搖頭道:“我估計夠嗆。”
“咋的?你聽到啥信兒了?李哥說明年不給我們供貨了?”
周青禾喝了一口湯,放下碗:“他沒說,但我估計……他可能瞧不上你們這些小打小鬧的了。”
孫濤嘆息了一聲,其實他早想到這種可能了。李哲現在的菜都是直接供應國營餐廳和涉外酒店,根本不缺銷售渠道。而且,他們也沒辦法給李哲帶來更多價值。
但想到一個月四五百塊錢的進項,孫濤是真舍不得放棄:“青禾,眼瞅著李哥的生意越做越大,我以后該怎么做才能繼續搭上他這條線,跟著他賺點錢?”
周青禾覺得孫濤最大的問題是看的不夠長遠。他和李哲合作的時間也不短了,每天卻只盯著黃瓜和菜市場那一畝三分地兒,從來沒想過去李哲種植蔬菜大棚的地方看看。
如果孫濤親眼見到了那十幾座蔬菜大棚,才能真正理解李哲的發展有多快。想跟李哲合作,或者說在李哲手底下賺點錢,就得知道他以后的發展方向,投其所好地發揮自己的價值。只要大家方向一致,自然有合作的機會。
周青禾問道:“李哲想開個涉外的蔬菜店,你知道嗎?”
孫濤搖頭:“沒聽他說過,這涉外的蔬菜店可不好開吧?手續能辦下來?”
周青禾說道:“這個想法還是我跟他提的。如果他自己開,那肯定不好辦,但是可以和崇文門菜市場合作,將蔬菜店掛靠在崇文門菜市場下面,到時候可以直接收外匯券,蔬菜價格也肯定比菜市場高,利潤很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