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胡同。
陳淑萍騎著自行車跟在丈夫后面,她還是頭一次來這邊,瀝青路面兩側四合院錯落分布,梧桐樹枝干粗壯,形成幽深曲折的街巷景觀。
街道兩側也有不少商鋪,生活很便利。
不一會,兩人騎著自行車到了七號院。
李振國下車,指著大院圍墻說:“這整個院子都是七號院,那邊是前院門,門口還蹲著倆獅子。”
“我自己不會看?”陳淑萍白瞪了他一眼,“你啥時候也給我買個房子,我也不要這么大的四合院,有個屬于咱家的屋子就成。”
“咳……”李振國干咳了一聲,苦笑道,“快了,快了!等小京大了,咱家指定要買的。”
陳淑萍不樂意了:“媽呀,還要等兒子長大了,你媳婦我就不配住你買的房?”
李振國知道說錯話了,趕忙補救:“我好好掙錢,肯定讓你們娘倆住上新房。”
“這還差不多。”說話間,夫妻倆走到門口,李振國上前敲門,“咚咚……”
過了一會,門開了,李哲站在門里,見到叔叔有些欣喜,見到嬸子有些意外。
他讓到一旁,熱情地招呼:“二叔、嬸子,快進來。我還說下午去看你們呢,沒想到你們自己來了。”
陳淑萍推著自行車進了門洞,看著氣派的影壁墻、雕梁畫棟的前院,露出羨慕神色:“老二,聽你叔說,你把這套四合院買下來了?”
李哲道:“對,房主想出國,空著也是空著,就把房子賣給我了,房契已經過戶了。年底房主就能搬走了。”
“嘿,這小院真好!”看到院子里還種著幾棵竹子,多了幾分恬靜,陳淑萍是真心喜歡,暗道,別說整個四合院了,哪怕自家以后能買個類似的小院住,她也心滿意足了。
進了客廳,陳淑萍抽了抽鼻子:“嚯,這是什么味?這么香。”
李哲掀開鍋蓋,里面露出金黃的玉米,滿屋飄香:“我那會兒剛煮的,還剩了不少,一會你們走的時候拿點。”
“玉米!”陳淑萍著實吃了一驚,這東西夏天常見,冬天可是稀罕物件,聞著這股子煮玉米的香味,她還真是有些饞了。
李振國跟在后面,手里提了一堆東西,進了客廳后,一股腦地放在地上。
李哲詫異道:“二叔,你咋拿了這么多東西?”
“不是給你的。”李振國坐在茶幾旁,給自己倒了一杯茶水,“老二,這玉米也是你在大棚里種的?”
李哲端了一盤瓜子和花生放到茶幾上:“我爹種的,特意囑咐我給你送過去嘗嘗。”
李振國心中一熨帖,好奇道:“大哥咋想起種玉米了?”
“哈哈……”李哲笑了笑,“這話說起來就長了。應該是九月初,我要建大棚的時候,地里的玉米還沒熟透,我想提前收割玉米建大棚,我爹和我娘都覺得糟蹋了莊稼。
我就出了個主意,用拖拉機運鮮玉米往京城賣,當時就我一家賣鮮玉米,供不應求,一天就賣了一畝地,一算賬賣了二百多塊錢,比玉米熟透了賣的價還高。我爹估計是那時候惦記上了,在大棚里種了一小片玉米。”
陳淑萍一拍巴掌,仿佛想起了什么:“我說往年沒見過賣嫩玉米的,咋今年這么多賣嫩玉米的,原來是你起的頭。嘖嘖,要不說你能掙錢,這腦子就是好使。”
“趕巧了,現在的政策放開了,市場也活躍了,早兩年我也不敢這么折騰。”李哲看了一眼手表,玉米煮得差不多了,將鍋從煤爐上搬下來,拿著筷子插了三根玉米,先遞給叔叔和嬸子,自己也啃了一根。
陳淑萍咬了一口,燙得齜牙咧嘴:“嘿,你別說,這味還真不錯!比夏天的還鮮嫩。”
“你呀,就是吃個稀罕。”李振國調侃道。他覺得吃起來跟夏天的沒啥區別,純粹是心理作用。
李哲嫌燙,沒急著吃:“叔,中午就別走了,你和嬸子在我這吃,咱們吃涮羊肉咋樣?”
“不在你這吃了,我和你嬸子想坐車回大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