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門西大街。
一輛解放卡車停在路邊,李哲和李衛東兄弟二人走下車。
李衛東四周環視了一圈,“嘿,老二,這地兒不錯啊,人來車往的,可比蘇州胡同那邊熱鬧多了。”
“地兒是不錯,租金也不便宜呢。”李哲應了一聲,徑直走進了店里。
譚靜雅、韓先進、閆紅芳、王建軍、正圍坐在大堂的桌子旁說話。見李哲進來,都不約而同地站了起來。
“李老板。”
“都來了?坐下說。”李哲笑著招呼道,又指著旁邊的李衛東說,“給你們介紹一下,這是我哥,李衛東。”
李哲又給李衛東介紹:“這位是韓師傅,這位是閆師傅。這兩位以前都是國營餐廳的大廚,做出來的菜色香味俱全,手藝沒得挑。”
李衛東笑著說道:“等以后有機會了,我一定好好嘗嘗兩位師傅的廚藝。”
兩位廚師也笑著跟李衛東打了招呼。
李哲轉向一旁的譚靜雅:“譚姐,你們談得怎么樣?兩位師傅對于廚具設備、裝修、桌椅板凳的購置有什么要求嗎?”
譚靜雅答道:“兩位師傅覺得餐廳的面積擴大了一倍,那么吃飯高峰期點菜的客人多,就兩名廚師可能忙不過來,咱們可能還要增加人手。”
這也是譚靜雅之前擔心的問題——一旦增加了店鋪面積,那么增加的不僅僅是房租,其他各項成本都會相應增加。
李哲點點頭,他之前就考慮到了這一點,其實不光是廚師要增加,幫廚、服務員、雜工都會相應增加。但餐廳的定位如此,該花的還得花。
“餐廳的面積增大,確實需要增加人手。大家有合適的人選,可以向我推薦。”李哲也想在后廚安插自己的人,只是目前沒想到合適的人選。
李哲繼續說道:“后廚的廚具和設備,以兩位師傅的意見為主。你們先列個購置的單子,回頭我和譚姐商量商量。如果沒問題,咱們就按單子上的買。”
韓先進點點頭:“行,今兒個下午,我和閆師傅就一塊列個購置清單。”
李哲用手指敲了敲面前的桌子,“這桌子哪來的?”他記得昨天店鋪里沒有桌子。
韓先進笑道,“我家正好閑著一張桌,我看著店里空蕩蕩的,連個放東西的地都沒有,就搬來了。”
“您有心了。”李哲客套了一句,接著這個話題說:“桌椅板凳方面,兩位是否有什么建議嗎?”
這個問題李哲昨天跟譚靜雅談過,在他看來桌椅板凳不需要特別華麗,看起來簡單、干凈、素雅就行。
閆紅芳說道:“李老板,我覺得大廳擺放方桌和長凳就行,可以自己找人打做,價格也更便宜一些。包間最好還是要購置一些八仙桌,會顯得更有格調一些。”
韓先進附和道,“沒錯,我也是這樣想的。”
李哲點點頭,他確實想省錢,但也知道術業有專攻,有些錢能省,有些錢不能省……
李衛東站在旁邊聽了一會兒,見他們越說越細,覺得沒意思,就自己溜達著上了二樓。
他心中不禁有些感慨:這老二還真是個能折騰的,前些日子剛開的蔬菜店,現在又要跟人合伙開飯店。不過他也樂見其成,弟弟有本事,自己這個當哥哥的也能跟著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