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在李衛東家吃過飯。
李家一行人就到了村北宅基地。
這一片是剛劃分出來的宅基地,距離農田較近,只有幾戶人家蓋上新房,大部分還是一片空地。
李哲剛申請的宅基地和叔叔家的宅基地連在一起,在村支書和李家長輩的見證下,寫了兩份更換宅基地的文書;現在這兩處宅基地都屬于李哲的了。
一處宅基地寬十二米,長十六米;兩處宅基地連在一起,就是寬二十四米,長十六米。
李哲在兩片宅基地上轉了一圈,感覺面積還是不算大,總共加起來也只有384平米,還比不上京城的四合院面積大。
“爹,我看周圍的宅基地還空著,咱能不能花錢再買一兩處宅基地?”
老李踩在新宅基地上,想著今年就能蓋上二層小樓還挺樂呵,但聽到兒子這句話,詫異道:“兩處宅基地還不夠?再說了,咱不是要蓋二層樓嗎?”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這句話雖然聽上去有些勢利,但同時也說明了一個問題:當你有錢了,不用刻意邀請,身邊也會聚集一群人。
“爹,你和我娘一間房,小娜長大了,也要一間房;以后我二叔一家回來,也得需要兩間房。我以后生意上的朋友來做客,起碼也要準備兩三間客房,再加上儲藏室、書房一類的。根本不夠……”李哲搖搖頭:
“趁著咱現在沒動工,周圍鄰居的宅基地也沒動工,您打聽打聽,有沒有人愿意出手,哪怕價格稍高一些,咱們可以買下來連成一片建房。”
老李摸著下巴,覺得兒子說的也有些道理:“我之前問過支書,咱本村的可以購買本村人的宅基地,但周邊鄰居有沒有愿意賣的,咱就不清楚了。”
李哲話鋒一轉:“新房幾月份可以開始建?”
“得等到天氣回暖,凍土層化開,估摸著得三月中旬了。太早了,會影響房屋的建造質量,急不得。”老李也跟著施工隊干過,算是半個專家。
李哲說道:“距離新房施工還有一個月,趁著這段工夫,您再打聽打聽,盡量再買一兩塊宅基地,哪怕咱現在不蓋,留著也行。等以后有需要了再加蓋。”
老李知道兒子想得遠,而且宅基地的價格也不貴:“行,我找人打聽打聽。”
老李雖然應了,但真要有人趁機要高價,他也不會當那個冤大頭;實在不行,就往上加蓋唄,能蓋兩層就能蓋三層,那京城里七八層高的房子都有。
李哲掐指算了一下,三月中旬施工,六月底住進去,時間有些趕,叮囑道:“爹,既然決定了三月中旬開工,那就提前找好施工隊,買好材料;另外,施工隊可以多找一些人,早點把房子蓋起來。”
李哲急于建好新房,自然是擔心七月份的暴雨會沖垮老宅,但他不能這么說,找了個借口說道:“我聽人說新的磚瓦房屋頂厚,隔熱好,爭取天氣熱之前,咱們一家就搬進新房住。”
老李笑罵道:“你小子就會給我安排活,這又是擴建十畝大棚,又是蓋新房的,我這一個人恨不得掰成兩個用。”
李振國有些羨慕地說:“哥,老二有本事那是好事,我倒希望輝京長大了能像老二一樣有本事。不,有老二一半的本事我也就滿意了。”
李哲扭頭沖著堂弟說:“輝京,好好上學,咱們家族就缺個大學生了。”李哲在心里補了一句,大學畢業了,可以到我公司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