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想了想說道:“年前你不是說要去蒙娜麗莎餐廳再招一名大學生嗎?對方怎么沒有來?”
“回家過年去了,估計得年后才能來。”孫濤嘆了一聲:“大學生確實有文化,接待客人有素質。但就是吧,工作積極性不太高。”
李哲也想過這個問題:“明天就在店門口貼個招聘通知。要求18~25歲的女性,初中以上學歷,全職。會英語的最好,不過不會英語也沒關系,咱們可以自己培訓。”
“那這些大學生……”孫濤雖然沒有明說,但李哲能明白他的意思。
“這些大學生可以做兼職,可以接著用。但也只能做兼職。咱們得培養自己的人,能夠長期干下去的人。哪怕你不在店里,也能放心把工作交給對方。”
李哲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我知道你能干,但也不能天天待在店里,該休息還是要休息。”
“我知道了,李哥。我一會兒就貼上招聘通知。”這段時間孫濤天天練習英語,雖然還無法做到跟外國人正常聊天,但賣菜還是沒有問題的。
就像李哲說的,他們也可以招聘店員,不會英語就專門培訓。缺點是店員需要學英語才能上崗,但優點也很明顯:那就是可以長期培養。只要他們學會了英語,要比大學生用起來更順手。
要知道現在還是放假期間。等開學后,大學生只能在課余時間兼職,到時候事情只會更麻煩。
孫濤說道:“李哥,咱得招幾個人?”
李哲問道:“你怎么想的?你天天在店里,你覺得幾個人合適?”
孫濤伸出了三個手指:“要我說咱們就先招三個。讓他們競爭上崗,最終只留下兩個。您覺得怎么樣?”
李哲想了想:“那就招三個。也別搞什么競爭上崗了。如果三個都合適,都勤快肯學,那就都留下來。
如果試用期間,有人出工不出力,或者沒辦法適應蔬菜店的工作,就按你說的辦。”
在李哲看來,三個會說英語的店員,要比三個理貨大媽更重要。理貨大媽缺了,可以隨時招人。
會說英語的店員負責接待客人,一旦離職或者有事耽擱,就會影響店里的生意。
大媽干不了店員的活,但店員可以干大媽的活。
之前之所以會分工明確,是因為大學生的身份。但新招的店員不是大學生,首要任務就是服從店里的安排,哪個崗位缺人都得頂上去。這才是店里真正需要的人才。
“等招了新人之后,你問問林知夏或者陳菊,愿不愿意早來或者晚走一個小時,教授新來的店員英語。店里可以額外付給他們費用。”
孫濤笑著問道:“李哥,那我能跟著學嗎?”
“別說是你了,如果三個大媽愿意學也可以。多多益善。”李哲看了一眼手表,說道:“你去忙吧,先把營業的事情安排好。我出去打個電話,一會兒要約個朋友見面。”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