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
大營村,李家十九號大棚。
十八號、十九號、二十號大棚屬于實驗大棚。陳老師不在的這段時間,都是朱益民在照顧大棚里的實驗田。
別說,有些日子沒見了,他還真有些想念對方。
負責給朱益民打下手的是李哲的表妹夫葛青山。
葛青山踏實肯干,也有眼力勁兒,朱益民很喜歡這個小伙子。
只是最近兩天,葛青山看起來情緒有些低落,干活也不如往日那般勤快。
今天,朱益民帶著他修剪玫瑰花的花枝,原本是要剪掉枯枝爛葉,卻發現這小子干活有些走神。
朱益民趕忙攔住了他:“青山,別動,那個枝不能剪!”
只見葛青山右手拿著剪刀,差點剪掉一支含苞待放的玫瑰花。
葛青山回過神,趕忙將剪刀挪開:“不好意思啊朱哥,我剛才走神了。”
“休息會兒,先不干了。”朱益民把剪刀放到一旁,拿了一個小凳子坐下,“青山,你這兩天咋了?我看你總是魂不守舍的樣子,是不是家里出什么事兒了?”
葛青山隨手扯了個化肥袋子坐下,抿抿嘴,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朱益民也不催他,抓起旁邊的水壺,灌了一口水。
過了一會兒,葛青山才緩緩開口:“前段時間,我老丈人辭了大棚的活,在家閑著的時候就瞎琢磨想建個蔬菜大棚。初二我去他家串門的時候,他想讓我辭了這里的活,跟他一起建大棚。”
馬長河在大棚里干了一個來月,朱益民對他并不陌生,也隱約知道他和王榮生鬧矛盾的原因。
如果放在以前,這個話題會有些忌諱。但是自打李哲在大年初一開過會后,大家也知道了李哲的態度。李哲給了他們這些老員工投資入股的機會,同時也公然表態,不反對大家單干。
根據朱益民了解的情況,大家還是想跟著李哲干,想單干的人并不多,原因很簡單。最初跟著李哲干的這一批人,要么是親戚,要么是朋友。
因為種大棚的事,大家都跟著李哲賺了錢,也信任李哲。
即便是他,也沒了單干的心思——單干可能會賺得更多,但同樣意味著風險。對于普通的農戶來說,穩穩當當地賺錢要更有吸引力。
如果是放在以前,朱益民負責種植技術,金百萬負責渠道銷售,兩人還可以聯合搞一搞。
但前兩天他和金百萬聊了聊,金百萬現在也更傾向于加入李哲的公司。用金百萬的話說,反季節蔬菜的市場很大,如果他們兩個單干,勢單力薄,根本掀不起什么浪花,充其量也就是賺點小錢。
而李哲作為反季節蔬菜的創始人,已經在這個行業內取得了領先地位,在京城也站穩了腳跟,再者李哲有文化、有能力、有遠見,只要能搭上李哲這艘順風船,未來大有可為。
無論是出于本心還是對金百萬的信任,朱益民都沒有了單干的想法。
不過葛青山的情況跟他又有所不同——雖說葛青山跟李哲是有親戚關系的,但問題是葛青山的老丈人要單干,很明顯后者的關系更親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