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師傅說道:“這宮保雞丁和魚香肉絲都是我做的,只要菜單送到后廚,幫廚就會準備配菜,我也會核對菜單,漏菜的可能性不大。”
林巧梅作為領班主動開口:“這個問題確實是存在的。咱們餐廳還沒正式開業,服務員對餐廳的環境也不是很了解,再加上客人比較多,可能會有記錯桌的問題。”
她補充道:“我建議咱們可以在桌子上放號牌,這樣幾號桌一目了然,就可以盡量避免上錯菜的問題。”
譚靜雅點頭:“這個主意不錯。不光服務員會記錯桌子,客人有時候也會記錯桌號。就比如結賬的時候,服務員詢問客人是幾號餐桌,客人有可能說不出來或者說錯桌號。一旦結賬出了問題,事情可能會更嚴重。”
“那就這么辦?每個桌上都寫上清楚的號牌。”李哲敲定了這個問題,繼續說道,“還有的客戶反映,同一款菜,不同桌的分量有明顯差異,三位師傅怎么看?”
韓師傅說道:“可能是幫廚剛來,彼此之間的配合不是很好。之后我會和兩位師傅討論一下,確定一個具體的份量標準。”
譚靜雅說道:“我今天也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相同的菜品,有的會用不同的盤子裝。例如麻婆豆腐,有的用深盤,有的用圓盤,盛裝的效果也會有差異。以后在菜品裝盤方面也要統一。”
李哲翻看了一下筆記本,繼續說:“還有一個問題。有些客戶沒有吃過川菜,他會讓服務員幫忙推薦,但有些服務員本身也沒吃過川菜,也不了解川菜,根本沒辦法給客人推薦,這就會顯得很不專業。”
譚靜雅點點頭,略一思索說道:“我覺得下次餐廳試菜,可以讓服務員也參加,讓他們親自品嘗一下咱們自家餐廳的菜品。客人再問起來,他們就知道該如何給客人介紹。”
林巧梅主動說道:“明天,我會在這方面進行一個針對性的培訓,告訴他們該如何給客人推薦菜品。”
李哲覺得還是有些不夠:“服務員的流動性很大,不可能每一位新來的服務員都吃過所有的菜品。而且每個人的口味不一樣,推薦的時候也會有自己的主觀想法。
咱們是不是可以在菜單上下功夫。比如說,對菜品進行辣度分類:微辣的菜品后面標注一顆星,中辣的菜品標注兩顆星,比較辣的菜品標注三顆星,特別辣的菜品標注四顆星,不辣的菜品后不加星。”
譚靜雅眼睛一亮:“這個主意好。客人點菜的時候就可以直接了解到菜品的辣度,也可以減少服務員的工作量。”
“那就這么定了,王經理,等菜品正式確定,印刷菜單時你記得加上。”李哲叮囑完,環視眾人:“大家還有其他的問題嗎?有問題可以直接說,咱們現場解決。”
譚靜雅說道:“咱們這是川菜館,辣的菜比較多,吃了辣的就會想喝水解辣,而茶水通常是熱的,難免會越喝越辣。我建議咱們可以增加一些解辣的飲品。”
“這個想法不錯,大家可以研究一下。”李哲發散思維,繼續說道,“其實我覺得除了飲品之外,咱們還可以準備一些零食。客人點完菜,在等菜的過程中,可以自取一些零食吃,填了肚子占住嘴,會減少客人催菜的頻率。”
“好主意!”
李哲剛剛說完,就得到了三位廚師的一致贊同。這無疑是減輕了他們的壓力。
眾人又討論了一番,李哲總結道:“針對以上這些問題,咱們餐廳得做一些整改。等這些問題解決了,咱們餐廳也就能正式營業了。”
……
2月22日,上午。
蒙娜麗莎餐廳。
李哲提著公文包走進餐廳,跟服務員點了一杯黑咖啡。最近一段時間伙食越來越好,李哲喝拿鐵的次數也少了。
二姐得到消息后,從二樓走下來,坐在李哲對面:“來了怎么不上二樓?跑這兒坐著來了。”
李哲指著對面的咖啡機:“我一進餐廳就被這咖啡的香味吸引了,就沒往上走。”
二姐說道:“你喜歡喝咖啡,干嘛不開個西餐廳?這西餐廳不比中餐廳好賺?”
李哲笑道:“我不光喜歡喝咖啡,還喜歡喝茶。而且,我覺得西餐廳在國內的受眾還是比較少,不利于后期市場的擴張。”
二姐帶著些不認同:“那不一定,改革開放這才多少年,人們對于西方文化的接受度越來越高,以后吃西餐的人也會越來越多。而且西餐廳偏高端,利潤也會更高。我估計用不了幾年,西餐廳就不再是涉外人群的專享,到時候經濟條件好一些的老百姓和小情侶也會來西餐廳吃飯。”
李哲豎起大拇指:“您這個分析沒錯,以后的西餐廳客戶群體確實會越來越多,好的西餐廳確實賺錢。但跟中餐廳的市場規模比還是會有不小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