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風吹過光禿禿的樹梢,嗚嗚地響,跟倆人心里那點憋屈勁兒似的,直往人骨頭縫里鉆。快到村口時,王二麻子突然開口:“要不……咱去找李老弟問問?看他能不能給咱作擔保?”
孫強搖搖頭:“我看懸……人家李老弟又不欠咱的,憑啥給咱擔保?”
王二麻子琢磨了琢磨,提議道:“李老弟不是讓咱們簽蔬菜種植與收購合作協議嘛。咱簽就是了!俺回去仔細想了,按李老弟說的,一畝地能產六千斤以上的黃瓜,光這就將近兩萬塊錢,不少了。
再說黃瓜采摘三個月后,還能種其他菜,一直能賣到明年六月份。加起來少說也能賺三萬塊,這在以前哪敢想啊?”
孫強眼睛一亮:“你說的也對,人不能太貪心。”他猛地跨上自行車,車把一歪差點摔了,“走,回村找李老弟去!”
兩人騎著自行車往村里趕,雖然貸款沒辦成,心里頭卻又燃起了新希望。
……
大營村村北的田埂上,李哲正蹲在地上,逗弄著腳邊一只壯實的小狗。
這狗通體泛紅,紅鼻子、紅舌頭、紅腳掌、紅嘴巴,蓬松的紅毛在陽光下閃著光,尤其那條卷曲的金錢尾,正歡快地拍打著地面,揚起細碎的塵土。
“好家伙,膽子真不小。”李哲笑著掐住小狗后頸拎起來,小家伙不但沒夾尾巴,反倒伸著粉紅舌頭想去舔他的手腕,圓溜溜的黑眼睛里滿是好奇。
這狗是王大慶送的,原本是別人送給村支書王鐵頭的。王家本就有兩只護院狗,知道李家二十多個大棚正缺看護犬,就讓兒子轉贈過來了。
李哲越看越喜歡,心里盤算著等去京城時帶上它,和家里那只叫“金子”的土狗一前一后守著四合院,再合適不過。
就在這時,兩道自行車鈴聲由遠及近,車轱轆碾過碎石路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響。
李哲抬頭,見王二麻子和孫強下了自行車,車后座沾著不少泥點。王二麻子那張布滿麻點的臉在寒風里凍得通紅,孫強跛著腳把車往夯土墻上靠,粗嗓門老遠就帶著熱氣:“李老弟,忙著呢?”
李哲放下小狗,拍拍沾著狗毛的手:“孫哥,王哥,這是從哪兒回來啊?”
王二麻子搓著凍得發僵的手,和孫強對視一眼,兩人臉上都帶著點不好意思的局促。
王二麻子先開了口,聲音里帶著試探:“李老弟,俺們有點事想跟您說說。”
李哲引著兩人往三號大棚走,塑料門簾一掀開,一股濕熱的暖流混著泥土和蔬菜的清香撲面而來。
老李正蹲在大棚空地的草垛邊,手里拿著粗線修補草簾子。見三人進來,他放下草簾直起腰,拍了拍褲腿上的草屑:“二麻子和孫強來了。坐。”
“李叔。”兩人連忙打招呼,拘謹地在摞起來的菜筐上坐下。
李哲見兩人臉頰凍得通紅,鼻尖還掛著水珠,轉身提起桌子上的暖壺倒了兩杯熱水遞過去:“孫哥,王哥,兩位找我有啥事兒?”
搪瓷缸子捧在手里暖烘烘的,王二麻子和孫強又對視一眼,孫強用胳膊肘碰了碰王二麻子,小聲說:“你說吧。”
王二麻子抿了口熱水,把缸子往地上一放,像是下定了決心:“李老弟,昨兒聽您說了種大棚的事,俺回去認真想了,俺想跟您種大棚,也愿意簽蔬菜種植與收購合作協議。”
他頓了頓,臉上露出難色:“你也知道,俺家條件一般,種大棚的費用太貴,俺家根本沒那么多錢,所以就想著去信用社貸款。結果,我在信用社門口就碰到了孫哥。
誰曾想,我倆進了信用社,人家嫌我們沒有蔬菜大棚種植經驗,不愿意給貸款,說要您給我們擔保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