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多小時后,拖拉機開進了萬安鎮。
土路變成了石子路,路邊多了幾家商店和飯館,門口掛著紅布幌子,行人也漸漸多了。
路上的人看到這兩輛載滿人的拖拉機,都停下腳步,好奇地打量,有的還指著車斗里的人小聲議論。
拖拉機最終停在了鎮信用社門口。
李哲第一個跳下來,扯了扯壓皺的衣角,徑直往信用社大門走。
孫立國聽到動靜,也起身迎接,看到進了大廳的李哲,笑著說:“老弟,人都來齊了?”
“齊了,第一批總共28個。”李哲扭頭往門口瞅,那幫人正擠在臺階上,模樣各不一樣——
孫強左腿有點跛,腰桿倒挺得筆直;王二麻子懷里緊緊揣著一疊手續,臉繃得緊緊的,嘴唇抿成條線;趙兵跟旁邊倆種植戶湊著腦袋嘀咕,右手指著信用社大門,可眉梢眼角全是興奮;
還有幾個人縮在人群后頭,眼神躲躲閃閃的,一看就是頭回進信用社辦貸款,心里沒譜。
孫立國朝著柜臺里頭喊:“小張!趕緊出來招呼人!”
張進學立馬從柜臺后鉆出來,鼻梁上的黑框眼鏡滑到鼻尖,他騰出一只手往上推了推,沖李哲點頭:“李哥。”
接著喊上另外倆業務員,從儲物間拖出幾張折疊桌,往大廳角落一放,桌腿“吱呀”響了聲。
他抱來一摞資料表格,往桌上“啪”地一放,沖門口喊:“大伙兒別擠,按順序排隊!先登身份證,再填申請表,哪兒不懂就問,別急著瞎填!”
種植戶們慢慢排起隊,孫強一瘸一拐挪到最前頭,王二麻子攥著手續跟在后頭,趙兵還幫著維持秩序,原本亂糟糟的場面倒順當了。
孫立國引著李哲進辦公室,屋子有十幾平米大,靠墻擺個舊書柜,漆掉了不少,里頭塞滿了金融政策文件和賬本,堆得老高。
辦公桌是深棕色木頭的,桌面擦得亮,就放著盞掉漆的老式臺燈、一個印著“勞動模范”的搪瓷杯,還有幾本攤開的筆記本,頁邊都卷了。
孫立國拎著暖壺泡了一杯茶水,遞給李哲:“老弟,先喝點茶水。對了,柳主任知道你今兒帶種植戶來,估摸著一會兒就到。”
李哲接過杯子,指尖碰著溫熱的杯壁,愣了下:“喲,這可使不得,該我去區里見柳主任,哪能讓她跑過來。
這樣……中午我請客,您對鎮里比較熟,咱安排在哪合適?”
“別別,信用社有招待經費,哪能讓你掏腰包。”孫立國擺著手,又湊近些,聲音壓得低:“不過老弟,我聽柳主任說,今兒要帶個朋友來。”
“啥朋友?”李哲眉頭皺起來,心里犯嘀咕——柳主任突然帶朋友來,難道貸款的事要變?
“說是家農業公司的老板,姓錢。”孫立國頓了頓,又補了句:“而且我聽人說,這姓錢的背景不一般,家里有不少人在農行工作。”
李哲手指在杯沿磨來磨去,就這點信息,摸不清啥意思。他想了會兒說:“要不叫上陳鎮長?”
有對方在,真出點啥情況也能圓個場。
孫立國點頭:“我也是這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