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剛下車,就見謝廠長帶著幾個人迎了上來,走在最前面的是個五十來歲的男人,穿著件中山裝,頭發梳得一絲不茍,手里捏著個公文包,正是罐頭廠的廠長馬文山。
李哲跟他接觸的不多,但也見過兩面。知道這位才是廠里真正做主的人。
“李老板,歡迎歡迎!”馬廠長快步上前,握著李哲的手使勁晃了晃,“這位是?”
“這是我叔叔李振國,以前在京城罐頭廠干過,今天特意請他來幫我把把關。”李哲介紹道。
馬廠長笑著跟李振國、金百萬打招呼,又介紹了身邊的三位副廠長:“這位是王副廠長,管生產的,廠里的機器他最熟,當年換生產線的時候,他熬了半個月沒合眼;這位是劉副廠長,管后勤,職工的吃喝拉撒都歸他管;這位是趙副廠長,管銷售,以前廠里的銷路都是他跑出來的。”
李哲順著馬廠長的手勢看去,王副廠長身材瘦小,戴著副黑框眼鏡,手指關節粗大,一看就是常年跟機器打交道的;劉副廠長挺著個啤酒肚,臉上總是掛著笑,看著很和善;趙副廠長則穿著件皮夾克,頭發有些凌亂,眼神里帶著幾分疲憊,想必沒少為銷路的事發愁。
寒暄過后,馬廠長先帶著幾人去了東廠房。
推開厚重的鐵門,一股鐵銹和罐頭的混合味撲面而來,兩條生產線并排擺在里面,機器上蒙著層厚厚的灰,輸送帶的滾輪上還沾著去年殘留的菜渣。
“東廠房的兩條生產線是老設備了,用了快十年,不過平時維護得還行,就是去年停產后沒怎么管,落了些灰。”馬廠長一邊說,一邊用手撣了撣機器上的灰。
李哲走到生產線前,用手指擦了擦機器外殼:“馬廠長,我們主要做青刀豆、酸黃瓜和番茄罐頭,對設備有幾個要求——青刀豆需要焯水殺青設備,不然脆勁兒不夠,影響口感;
酸黃瓜得有專門的腌制發酵車間,溫度和濕度都得控制好,差一點味道就不對;
番茄罐頭需要破碎打漿機,打得細不細,直接影響罐頭的品質。東廠房的生產線能滿足這些需求嗎?”
馬廠長趕緊點頭:“能滿足!就是焯水設備的溫控器去年有點不準,王副廠長當時還修過一次,后來停產就沒再調試。”
李振國蹲在焯水設備前,打開閥門看了看,又圍著東廠房的生產線仔細檢查,眉頭緊皺,一直沒說話。
接著,幾人又去了西廠房。
西廠房的光線比東廠房好,兩條生產線看著也新不少,機器外殼的油漆還透著亮,角落里堆著幾箱沒賣出去的罐頭。
“西廠房的兩條生產線是前兩年剛換的,花了幾十萬,當時就是為了提高罐頭品質,沒想到剛用沒多久就停產了。”馬廠長說起這事,語氣里滿是惋惜。
李振國走到西廠房的設備旁,開始認真的檢查:“這輸送帶滾輪壞了一個,得提前更換了,不然容易卡殼。”
他又進了腌制發酵車間,推開門聞了聞:“這里的通風比東廠房好,但濕度還是偏高,要是做酸黃瓜,得加裝個除濕機。
還有番茄破碎打漿機,刀片有些鈍,也得磨一磨才能用……”
李振國這走走,那看看,挑了不少的毛病,但李哲心里有數,叔叔越是挑毛病,說明這廠子越有改造的價值。
要是廠子真不行,李振國根本懶得開口。
:<a>https://afb0ab732.xyz</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