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瞅了一眼李哲:“咱也是頭一回種蔬菜大棚,聽老二的意思是大部分菜都種到六月底,七月份夏菜上市,就把大棚收了,休耕兩個月,八月底再說。”
李哲補充道:“也不全是這樣,有些特殊的作物種植期比較久,可能會一直栽種。”
李振國似乎想到了什么,好奇道:“老二,你現在供菜的那些酒店,夏季就不供菜了?”
李哲喝了一口茶水,答道:“供,這渠道不能丟。”現在是反季節蔬菜稀少,所以不缺市場,但以后市場的重要性會愈發明顯。
李振國有些疑惑:“那你都沒菜了咋供?”
李哲笑道:“沒菜了就去收菜,這是金哥的老本行,哪怕夏天供菜是不賺錢,這些供應渠道也得保證了。”
李振國點點頭,暗道侄子的成功不是偶然,確實是個做生意的料。
老李坐了一會,就騎著自行車去了代銷店買了新鮮的魚和肉,讓李酒缸做了一桌子菜。
晚上,老李搬出一箱子汾酒,眾人邊喝酒,邊談租賃罐頭廠的事。
李振國說了一些自己在京城罐頭廠的經歷,講罐頭怎么生產、怎么管理,李哲聽得認真,時不時問兩句,一直到晚上十點才散場。
第二天一早,天剛蒙蒙亮,金百萬就早早來了李家。
他穿件寬松短袖,肚子有點鼓,臉上帶著憨厚的笑。李振國也收拾好了,背著個帆布包,里面裝著考察罐頭廠用的筆記本和工具。
倆人坐上李家運菜的卡車,去金百萬提前選好的幾家罐頭廠二次考察。
同時,李哲也沒閑著,蔬菜大棚外的空地聚了好些人,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聊天。
這些人要么是村里的民兵,要么是李哲新招的種植戶,都跟四季青公司簽署了蔬菜大棚種植和收購協議,屬于李哲招到的第一批合作的大棚種植戶。
李哲今天要帶他們去鎮信用社貸款。
不遠處田埂上,還站著些看熱鬧的村民,湊在一塊兒嘀咕,眼睛時不時往這邊瞟。
人群里,李哲穿件淺藍色的襯衫,袖口挽到小臂,他剛跟老爹老李交代完大棚里的活計,轉身就被人圍了個嚴實。
“李老弟,咱啥時候去信用社啊?”
“是啊,咱一會咋走啊?這么多人,可別誤了點。”大家七嘴八舌地問,話里都帶著期盼。
李哲抬腕看了眼手表,已經過了八點二十,他清了清嗓子,拔高聲音喊:“大家伙靜一靜!再查查手里的手續——跟四季青公司簽的種植收購協議、身份證、戶口本,還有蔬菜合作社的證明,少一樣都辦不成貸款,別到了信用社才發現漏帶,來回跑冤枉路,不值當!”
“帶了帶了!”人群里立刻應和起來,有人干脆把揣在懷里的紙包掏出來,當著眾人的面又翻了一遍。
“手續我昨兒個就揣懷里了,數了三遍,沒差!”有人還下意識地摸了摸胸口的口袋,生怕手續飛了似的。
王二麻子從人群里擠出來,穿件洗得發白的褂子,領口還卷著邊,臉上的麻子在晨光里格外顯眼。他搓著手,嘿嘿笑:“李老弟,咱到底啥時候走啊?我昨兒個晚上興奮的一晚上沒睡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