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從隨身攜帶的袋子里拿出一瓶茅臺,擰開瓶蓋,一股濃郁的酒香瞬間在包間里散開。他給李過慶和自己的酒杯里都倒滿酒。
“嘿,這酒好!”李過慶端起酒杯聞了聞,眼睛一亮,“今兒個可得多喝幾杯!”
“慶哥,您這身份還缺好酒喝?”李哲笑著打趣。
“酒局是不少,可也得看跟誰喝。”李過慶輕輕嘆了口氣,語氣里帶著幾分蕭索,“有些人的酒,菜再好、酒再貴,話不投機,我也不樂意去。”
他舉起酒杯,朝李哲遞了遞,“老弟,我借花獻佛,敬你一杯!多虧你之前給的蔬菜大棚資料,我那本關于農村政策改革的書,才算多了個亮點。”
“慶哥客氣了!”李哲也端起酒杯,跟他碰了一下,一飲而盡,“等書出版了,您給我送本簽名的就行。”
李過慶聽了,從放在一旁的公文包里拿出一個厚厚的書夾,遞給李哲:“其實這書能不能正式出版,我現在也不準,里面有些觀點可能還需要再打磨。
不過我已經給你復印了一份,你先拿著看看。等回頭要是真能出版了,我一定給你補一本簽名書。”
李哲接過書夾,翻開一看,里面的紙頁上密密麻麻寫滿了字,還夾著幾張圖表——有國內不同地區農村的特點分析,有政策見解,還有改革想法,其中專門有一篇寫蔬菜大棚的,里面還提到了他的名字。
李哲輕輕合上書夾,心地收起來,剛放好,就見李過慶又端起了酒杯,對著他道:“老弟,來,咱再走一個。”
李哲陪著喝了一杯,放下酒杯,看著他:“慶哥,您是不是有心事?瞧著情緒不太對,是工作上遇到問題了?”
李過慶輕輕嘆了口氣,眼神中帶著幾分迷茫:“老弟,不瞞你,我最近還挺羨慕你的。”
“羨慕我?”李哲有些詫異。
李過慶北大畢業,在書記處農村政策研究室工作,在外人眼里可是前途無量,怎么會羨慕他一個農村出來的個體戶。
“羨慕你能做自己想做的事,還做得這么成功。”李過慶手指輕輕敲著桌面,聲音壓得低了些,
“我們那個部門講究‘論資排輩’,想上進就得聽指揮,想出人頭地就得熬年頭。我今年才二十五,這一眼望到頭的日子,不知道要熬到啥時候。比起這,我更想做自己喜歡的事。”
李哲心里一動,試探著問:“慶哥,您是想下海?”
“是有這想法。”李過慶點點頭,眼神里多了些堅定,“等我真辭職那天,還得跟老弟你取取經。”
“咱相互學習,共同進步!”李哲再次端起酒杯,跟他碰了碰,兩人又喝了一杯。
就在此時,包間的門被輕輕推開,兩位服務員端著托盤走了進來。
托盤里放著熱氣騰騰的菜肴,清燉蟹粉獅子頭、大煮干絲、軟兜長魚和水晶肴肉一一被擺放在餐桌上。菜品色澤誘人,香氣撲鼻,瞬間勾起了兩人的食欲。
李哲拿起筷子,逐一品嘗這些淮揚菜,每一道菜的味道都十分出色。其中,他尤其喜歡那道軟兜長魚,魚肉鮮嫩爽滑,調味恰到好處,讓人回味無窮。
兩人又一起干了一杯酒,李過慶放下酒杯,看著李哲道:“老弟,我還有個事想請你幫忙。”
“慶哥您。”李哲放下筷子,認真聽著。
李過慶組織了一下語言,緩緩道:“我有個同事,也在農業部農村政策研究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