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墨規和梁笙的廝殺極其激烈。
兩人都沒留手。
出手皆求一擊斃命,不過天選臺上卻幾乎沒有殺意——都知道死不了。
只有戰意!
梁笙一劍向天而斬。
傾瀉而下宛若瀑流的靈氣,便似大河天落遇到了頂天之柱,自中央一分為二,潑落在天選臺上,發出水流擊地的浩大聲音。
一劍破了靈氣瀑流,梁笙持劍于身后,上身前傾,疾奔。
快如閃電。
背后拉出一道道殘影。
只要被他近身,徐墨規就算在儒家第三境,也兇多吉少。
徐墨規不慌不忙。
面前那本《抱樸集》無風自翻,來到第一頁,和她牽連在一起如溪流涓涓的墨韻,便濃郁了一分,只聽她輕念一句:“白云在青天,可望不可即。”
這是明朝文學家、兵家、道家劉基的詩句。
劉基,即劉伯溫。
此刻被徐墨規信手拈來。
當徐墨規念出這句詩后,眾人眼中的天選臺上并無異狀,但在梁笙的眼中,驟起異象。
明明近在咫尺的徐墨規,倏然之間,成了一朵白云。
飄在天際。
看似很近,卻又很遠。
無論自己的速度有多快,無論自己狂奔多久,都永遠拉不近這距離。
梁笙明白,這不是真的。
徐墨規就在自己前面不遠,并不在天際。
這種可望不可即的狀態,是她的儒家手段,如果破不開這種異象,那么自己就輸了。
梁笙是劍修。
他沒有劍招。
于是他做了一件事:出劍。
人間有不平事,我劍平之。
眼前有無窮路,我劍斷之。
簡簡單單一劍劈落。
天選臺上,一道雪亮劍光張揚而起,梁笙手中的劍暴漲,竟化出了十余米長的劍光,劃破長空,直來直往的掄出一個半圓弧斬落。
在他面前,明明只有空氣,但劍光卻像斬進了泥濘里,空氣之中蕩漾起層層漣漪。
劍光寸寸而進。
極慢。
梁笙握劍的手穩如泰山,他知道,只要破開這層看不見的泥濘,那么徐墨規就不是遠在天邊的白云,而是近在眼前的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
徐墨規臉色微紅,額頭現汗。
《抱樸集》上流溢出和她牽連一線的墨韻,動漾起來,宛若風乍起吹皺溪水。
她極為吃力。
秘境之內的那顆才剛半米高的樹苗,似乎承受著雨打風吹,枝葉搖曳間,瘋狂的流溢靈力,幫助她維持著出口成術的境界。
天穹之上,梁笙恩師,那位劍修由衷嘆道:“果然是個讀書種子。”
而徐墨規的師兄則頷首,“你家弟子確實天賦驚人,你不教他劍招是對的,他已經自己摸索出了劍修的‘勢’,假以時日,真有可能成為這一兩千年來第一個以劍修登仙的修士。”
一旁的李鳳棲哭笑不得。
這商業互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