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瀾在聽到燒了糧倉四個字的時候,臉色就已經變了。
他知道,這必然是密探的手筆。
極大概率是因此而死的。
若是在叛軍占據碧海城時,那燒糧倉對于柴瀾來說是一件好事。
可現在不一樣了,碧海城叛軍已經死光了,重新回到了朝廷的掌控范圍內。
那么柴瀾就得將碧海城負責走。
至于說直接無視這可還有滅了叛軍和密探的神秘人在呢。
從對方的行動邏輯來看,只要他敢無視百姓,自己的下場就和這叛軍、密探一樣。
眼前這老者,可是把前因后果說出來了。
一名全身金甲的男子和一名面容姣好的女子帶著八十一名力士,橫掃城中叛軍。
雖說有不少逃脫的,但基本上全都死了。
至于這些尸體,則是對方要求百姓們搬出來的。
這話聽的柴瀾是頭皮發麻。
“將軍,這些尸體還是盡快入土為安,時日長了,腐臭必然生疫。”老者提醒了一句。
柴瀾一點頭:“老丈放心,我立刻著手安排。”
作為老將了,這種事不用對方提醒都知道。
隨后喚來了一名參將,讓他帶兵去處理尸體,而后又問向老者:“敢問老丈,那八十三人,如今可還在城中”
“不知去向,宛若天兵一般,來時神秘,去時也無蹤。”老者他也不知道。
再者,就算是知道他也不會說。
誰知道眼下這位軍爺是個什么想法。
那八十三人救他們是真救,可這些個兵丁卻不一定是真來平叛剿匪的。
老者活了這么大年紀,就算不能窺其全貌,也能夠猜出一二。
如此描述,柴瀾就明白了。
動手的全都是高手。
并且還不知道是哪門哪派的高手。
好在也不是沒有好消息,至少這八十三人并沒有打算占地為王的想法。
“軍爺,碧海城初逢大災,城中糧食緊缺,朝廷可有賑災之意”老者問出了自己關鍵問題。
柴瀾當即說道:“老丈寬心,我立刻上稟一封十萬火急,再去信一封自周邊城池借調糧來。”
這話他說的其實并沒有太多的信心。
十萬火急再快,到了朝堂上也得數日才能夠出結果。
至于借調糧食嘛,周邊城池也不一定肯借。
畢竟這糧食的事情,其實他也門清,盤點時少不得幾次火龍燒倉。
就算糧食齊全,事關一城之利益,也不可能輕易借調。
借出去容易,但想要討回來,那就是難上加難。
基本上無異于肉包子打狗。
這糧是他調的,日后新官上任如何肯認
而他又是朝中武將,軍中便宜行事,交權后他也只會讓借調糧食城池之人去尋碧海城要。
就算是能拿得出來也不會給,不僅僅是利益流出,還是壞了規矩。
他說這話,無非就是給自己一個臺階下來脫身。
“軍爺救命之恩,小老兒沒齒難忘。”老者趕忙說道:“城中如今無有秩序,還請軍爺入城盡快維護。”
柴瀾眼神一凝,卻搖搖頭拒絕:“軍入城擾民,還是駐扎在城外好了。”
“城中雜亂,我派一隊人馬駐扎。”
他可不敢進去,萬一是甕中捉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