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你非己入仙,貶下凡塵罷。”
話音落下,隨行仙將一把架起白珍娘就拖著往外走。
不過大士卻開了口:“珍娘雖說出身卑賤,可憐她修行千載未有傷害生靈,如今入得桃園,便是一樁緣分。”
“煩請金母格外施恩展示根由,叫她下山了卻塵緣。”
“日后堅貞不變,可回仙界位列仙班。”
有了大士這話,金母卻是似笑非笑的說道:“只是她屬異類,難位列仙班。”
大士則是面色如常的應道:“天心洞通玄仙翁座下鶴鹿二童亦是異類,如今也是位列仙班為仙翁照看還陽仙草。”
這話,有意無意似乎是說給那白珍娘聽。
“既然大士開了尊口,我便將珍娘發落吧。”說著,金母便看向白珍娘:“你既然身登仙境,可知本來面目。”
白珍娘當即恭敬的回答道:“婢子愚昧,只知一些。”
“婢子白蛇出身,乃在清風洞中修煉千年不可得道,后得一混元寶珠這才修成人身。”
“當年采琪花瑤草時,得見蕊芝仙子憐幸,入了桃園當掃葉女郎一職并傳授婢子玄功法術,直至今日。”
她這話里是一句虛言都沒有。
金母見她說話實誠無有謊話,這才開口說道:“當年西海白龍行雨,得遇上古相柳遺腹女九頭蟲,爭斗間九頭蟲感而有孕,生下二卵。”
“上天有好生之德,二卵并孵四散。”
“所成之九頭龍蛇承父淫母兇,死前又各自生得一卵。”
“其中一卵得盡得兇蠻后孵化逞惡,遭了天譴而死,死前復又誕一卵”
“雖再生一卵卻夭折斷絕,至此絕了嗣。”
“另一龍蛇所生之卵則誕于洞天福地,受日月精華、雨露滋養,反倒去了兇惡。”
“在辛巳年辛巳日破卵而出,化作了一氣長蛇。”
“干支論之,氣屬金,故而通體純白。”
“辛屬陰,故為女身。”
“你那形體雖屬蛇,實為龍身卻未脫蛇形,幸好你持修千年不離正道,方才有此機緣。”
“但你塵緣未斷,功行不足,如何能夠名登仙錄。”
短短數句話,就將后者白珍娘的前后因果講了個清楚。
“還請金母垂憐,讓婢子脫了這身軀殼,感恩不盡。”白珍娘得知自己身份后,趕忙說道。
但金母一聽,開口就罵:“你好妄想,全不想紅塵業障恩怨未斷,豈可違逆天命?”
聽到這罵,白珍娘嚇的瑟瑟發抖,可她思來想去,哪有什么恩怨未斷。
只能開口懇求:“婢子仔細想來,未有恩怨糾葛,還請金母指點。”
金母聽得此話,卻瞥了眼大士,這才繼續說道:“當年你未修出靈智,忘懷此事也算合理。”
“千載前,你靈臺蒙昧,遭一捕蛇人所擒拿,險些難逃劫數死在刀斧之下。”
“幸得遇一善士,心存惻隱以千錢救得你放生,汝才有今日。”
“汝這救命之恩未報,何言長生。”
一經提醒,白珍娘心中恍然大悟,確實有此事:“回稟金母,如今千載已過,婢子該何處尋恩公報恩。”
“倒是好尋,你這恩公世世為善.”說到這里,金母頓了一下,略過了什么繼續說道:“如今輪回已有二十一世。”
“踏青佳節時,山陰之地、湖隱之畔,萬人叢中要數他最稱心如意。”
“此人便是你的救命恩人。”
有了提點,白珍娘心里也踏實了下來,起身便要告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