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我們現在過去。”
“我讓方杰將車開過來?”
“不用,我們打車過去。”
賀時年點了點頭,知道吳蘊秋原則性很強。
周末哪怕辦公事,也很少用公家的車。
不像有些領導干部,去哪里都帶上司機開著公家車。
從不管上班時間,還是私人時間。
上了出租車,司機問去哪里。
賀時年下意識看向了戴著遮陽帽的吳蘊秋。
“師傅,麻煩你,帶著我們繞一繞整個寧海縣城,然后再去南部新區。”
一聽,賀時年就知道了吳蘊秋的目的。
上次拜訪州委書記方有泰。
當時吳蘊秋就提及,想要在寧海縣建立東華州最大的物流集散基地。
而整個寧海縣,適合建物流集散基地的。
有南部新區和北部新區。
但北部新區是縣長沙俊海的地盤。
這個項目吳蘊秋親自抓,不大可能將其落戶于北部新區。
在城里繞了一圈后,兩人來到目的地。
吳蘊秋看著百廢待興的南部新區,感慨頗多。
步行了十多分鐘,兩人登上一個高地,看著下面滿是雜草,卻平坦遼闊的地面。
“時年,如果在這里建立一個物流集散基地,你覺得是否可行?”
上次提及此事后,賀時年做過功課,有一定研究,道:“我覺得可行。”
“說說你的理由。”
賀時年下意識挺直了身體,他知道,吳蘊秋對他的考驗又來了。
“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地理優勢,寧海縣上連省城,下連舊錫市、西平縣以及安蒙市,位置上有著天然的優勢。”
“第二、人口因素。寧海縣是人口大縣,如果建立了物流集散中心,那么可以較大程度緩解人口就業壓力。”
“第三、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物流行業,包括快遞、綠傳、生配等都得到了長足發展,寧海縣如果能抓住了物流集散中心這個項目,對寧海的發展滲透將是全方面的。”
吳蘊秋看著賀時年,欣慰地點了點頭。
吳蘊秋道:“嗯,你說的有道理,但寧海有一個最大的競爭對手,遠化縣。”
“寧海有的優勢,遠化縣同樣具有,并且遠化距離省城更近,輻射縣市更廣。”
賀時年點了點頭,繼續道:“確實,不過事在人為嘛,我相信秋姐。”
吳蘊秋笑笑,沒有接話。
賀時年知道,憑借吳蘊秋的人脈和能力,拿下物流集散基地的項目可能性極大。
最后的事實也證明了賀時年的猜測。
接下來,兩人在南部新區逛了一圈,看了工業園區,教育園區等。
針對南部新區的發展和建設,吳蘊秋提出了自己未來幾年的設想。
包括對工業園、教育園以及醫療的整合升級等。
賀時年一聽,覺得吳蘊秋高瞻遠矚,思想前衛,思路清晰明確,有高屋建瓴的感覺。
再次返回縣委小院,吳蘊秋有了倦意。
賀時年知道吳蘊秋要午睡一會兒,便提出了告辭。
回到家,喬一娜還沒回來,賀時年也美美睡了一覺。
醒來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五點多。
電話喬一娜,說還在逛,會很晚才回來,讓賀時年自己對付晚飯。
掛斷電話,賀時年看著天花板有些發呆。
突然,他想到了部隊的政委唐老頭。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