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班,喬一娜的電話就打了過來。
“時年,今天下班有空嗎?我們一起去外面吃個飯,吃西餐,我請客。”
“怎么想起請我吃飯了?”
“你平時工作忙,我們已經好久沒有一起到外面吃飯了。”
賀時年想了想,確實也是。
自從給吳蘊秋當了秘書,他的時間大多給了吳蘊秋,給了工作。
和喬一娜的約會確實減少了。
平常各忙各的,除了晚上那彼此需要的兩人運動,交流的也少。
趁此機會,剛好彌補一下。
“好,今天我安排一下,提前下班。”
“嗯,那下班我回家等你。”
掛斷電話后,李捷來到了賀時年辦公室,將鎖定的五個嫌疑人名單送到了縣委。
賀時年看了一眼這幾個名字。
再聯想火災當晚出現的人,和這五人是否對得上。
很快,他的腦海中出現了一道身影。
薛金白。
鎖定的五個嫌疑人中。
火災當晚出現在現場的,除了薛金白,另外四人都沒有出現。
賀時年之所以記得薛金白,是因為火災當晚,薛金白的表情很著急,在現場的輔助工作中也異常的主動。
“這五人為什么和張清泉張清茂兄弟存在經濟往來賬,都調查清楚了嗎?”
李捷點了點頭,道:“都調查清楚了,五人中,有三人和張清泉存在往來賬,是因為這三人是寧海縣招標專家庫里面的專家,他們參與了教投公司對外招標的評標工作。”
賀時年眉頭稍蹙,道:“檢察院工作人員參與招標的評標工作?”
李捷道:“幾年前,政府采購方式改革,寧海縣是人口大縣,政府采購多不勝舉,出現了評委短缺的情況,那時候政府的相關招標工作很多時候都只能從外面各縣市借調評委。”
“甚至有些大標,超過了千萬,就需要從省城抽調評委。為了緩解評委不足帶來的壓力,政府帶頭搞了一個評標評委培訓上崗的活動。”
“經過培訓合格的,可以成為寧海縣專家評委庫里的成員。剛才說的這三人,都在專家評委庫里。”
賀時年聽明白了,問道:“這三人分別叫什么名字?”
“薛金白、秦鎖鳳、趙立根。”
賀時年翻開這三人的材料開了起來。
這時,李捷又道:“按照政府招標采購的內情,專家評標都有一定的費用可以拿。”
“只是,我查閱了相關資料,評標費用可以對公轉賬,但我們查到的和張清泉有關的評標,都是通過張清泉的賬戶直接匯入這幾人的賬戶。”
賀時年問道:“有幾次,分別是多少錢?”
“據當事人交代,至少有八九次,每次的金額不一樣,都是根據標的大小來核定的。高的時候兩千元,低的時候八百元。”
“八百元應該是評標門檻,不管是公開招投標,亦或者競爭性磋商,競爭性談判等招標方式都適用。”
賀時年道:“除了這些費用,還有其他的嗎?”
李捷搖搖頭道:“沒有了。”
“這么說,這些費用從程序而言是合理合規的,可以排除這三人縱火的嫌疑?”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