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時后,縣里的應急救援隊伍終于浩浩蕩蕩來了。
刺耳的應急廣播和警笛聲響徹整個礦山。
而通過和黃子洋將近一個小時的溝通了解。
賀時年的腦海中已經根據圖紙和地形圖形成了兩個最優的救援方案。
看看表,時間愈發緊迫,賀時年說道:“黃工,坍塌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一個半小時,你現在馬上回設備機電室,看地下水位監測是否正常。”
“只要地下水位正常,那么產生磷化氫和二氧化硫的可能性相對較小,他們的生存希望就大得多。”
黃子洋和賀時年接觸了1個小時。
已經被賀時年的冷靜和全盤的部署能力所折服。
沒有任何猶豫就答應下來。
“好,賀書記,我馬上帶人去查看,一有情況,立馬匯報!”
黃子洋離開后,童仁帶著縣里的領導進入了臨時指揮部。
為首的不是別人,正是縣長沙俊海。
而高健和副書記姚賢之都跟在他的后面。
高健面色難看,眼神有些發虛,不敢和賀時年的目光直視。
一見面,沙俊海就迫不及待問道:“時年同志,現在什么情況?”
賀時年將自己的部署和安排簡要說了一下。
聽得在場的人暗自佩服。
如此短的時間,能夠做出如此精心高效的安排。
哪怕在場的這些縣領導,也不一定能夠完成。
沙俊海聽后,也是目光一亮,對賀時年的目光變得有些復雜。
“時年同志,你的部署很到位很全面,那么接下來的營救方案是什么?”
賀時年來到桌子前,指著圖紙說道:“我通過查閱圖紙以及和3號礦洞的總工溝通,初步形成了兩個營救方案。”
“第一個從尾翼的這個地方,也就是白家村這里挖開一個口子,然后從這里進去救人。”
聞言,眾人都眉色緊鎖。
隨即,應急管理局的局長說道:“賀書記,從圖紙看,這里并不屬于開采區域,如果貿然挖掘,極有可能成為徒勞,萬一挖錯了,就錯過了最佳營救時間。”
“哪怕挖下去后剛好挖到了下面的巷道,也需要不短的時間,這個時間內,下面的人是否還活著都是問題,我們不能賭。”
賀時年點了點頭道:“不錯,因此還有另外一個備用方案,也是目前的最佳營救方案。那就是從103和106巷道的交匯處橫挖進去!”
“但這也存在一個風險!”
沙俊海眉頭深皺,說道:“什么風險?”
“我們不能百分百判斷下面人員的具體位置,萬一挖了,造成二次坍塌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但就目前而言,這或許已經是最佳方案!”
聞言,眾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面對賀時年的這第二個方案,沙俊海也不敢決斷。
“時年同志,現在距離礦難發生的時間并不長,也就一個多小時,兩個方案風險太大,我們需要再深思熟慮一下。”
賀時年點了點頭道:“沙縣長,理論上最佳的營救時間是72小時,但因為下雨,又因為磷礦遇水會產生磷化氫以及二氧化硫的有害物質,因此這個營救的時間必然大幅度減少。”
賀時年的話音落下,沙俊海身后的高健突然冒出頭來。
“那也不能隨便亂挖,否則產生二次災害,后果誰來負責?你能負責嗎?”
高健這句話是針對賀時年的,但聽在所有人耳中都如驚雷一般。
賀時年負責?
開什么玩笑!
如果下面的八十多個人真的被活埋!
別說沙俊海,就連東華州的一把手方有泰都要被問責。
這種特大人員傷亡,又豈能是賀時年一個小小的黨委書記可以承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