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賀時年就有關于青林鎮領導班子調整的計劃。
并且這個計劃涉及的人員名單,他早就已交給了狄璇。
只是因為各種原因,這個名單一直沒有機會上常委會。
此次青林鎮班子成員淪陷了大半。
接下來是調整的最好時機。
而賀時年之所以想要在沙俊海和姚賢之離開之前完成調整。
是因為,他不確定新書記和新縣長來了之后,能否還能支持這個調整方案。
青林鎮接下來的當務之急是礦業改革整頓的同時,全面發展經濟。
賀時年希望有一個團結的,有戰斗力的班子。
這利于他后面工作的開展。
給吳蘊秋當過秘書,賀時年深諳官場之道。
想要在一個地方有所作為,班子成員必須和睦。
哪怕這種和睦是表面的,是利益驅使的。
也要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
狄璇自然知道賀時年的想法,說道:“我私下找過姚和沙了,兩人都不反對,他們辦理交接離開還有兩周不到的時間,爭取在下一次例行常委會上將這些人員確定下來。”
賀時年一喜,道:“感謝姐,我敬你一杯。”
“可別高興得太早,事情還不一定能成呢!”
賀時年笑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管能不能成,我都承姐你的情。”
接下來兩人又聊了幾句,話題再次回到了寧海縣副書記和副縣長的人選上。
對于這兩個人選,賀時年并不是很關心。
他深知抓主要矛盾以及打蛇打七寸的道理。
不過既然狄璇主動提起,他也就豎著耳朵聽。
“副書記的人選本來也要從州上下來的,后面有人建議從寧海提拔。”
“否則縣長和縣委書記都是外來戶,副書記還是外來的話不利于工作的銜接。”
“所以,經過上面考慮,有可能提拔統戰部部長陸燕青成為副書記。”
賀時年一怔,這個人選是他完全沒有想到的。
陸燕青原先并不是縣委常委。
而是吳蘊秋離開時,通過增選的方式增加的。
一同增選的還有人武部政委霍啟良。
“怎么會是他?”
狄璇道:“上面領導的考慮,這個我就不好揣測了。”
賀時年是完全沒有想到陸燕青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完成了兩連跳。
“那副縣長呢?”
“副縣長還沒有定,據說會考慮盤龍鄉的黨委書記彭亮或者壩東鎮鎮長文在軍。”
賀時年哦了一聲。
兩人都有資格競選副縣長的職位。
但相比而言,彭亮雖然是盤龍鄉黨委書記。
但和第二經濟大鎮壩東鎮的文在軍相比可就弱勢了些。
彭亮在盤龍鄉的業績也就修建了那條公路。
并且這條公路還是在賀時年的幫助下修建完成的。
而文在軍是一個實力派,敢想敢做,敢打敢拼,在壩東鎮做出了不少成績。
不過,最后誰能上,誰也說不清楚。
就像現在的常務副縣長范成明。
當初在云頭鄉的政績,除了搞好了民族團結安定工作外。
并沒有突出的亮點。
但就是這樣的情況,范成明還是意外的在沙俊海的推薦下成為了常務副縣長。
雖然范成明能上,有沙俊海向吳蘊秋妥協的成分。
但在官場,有時候妥協也是為了更好地進步。
當晚的酒局結束,彭亮的電話就打到了賀時年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