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楊北林的指責和高帽子,賀時年絲毫不慌。
“楊書記批評的是,我虛心接受,同時針對這個項目過程發生的所有情況,我都會做一個書面說明,然后報縣委。”
“不過,針對剛才楊書記的問題,我有不同看法,我就此說一下個人意見。”
“我聽說不光是紀委要查招標公司。”
“就連稅務局,審計局等大局也要聯合查招標公司,查這家公司近三年內超過200萬的招標記錄。”
“我不知道我得到的消息是否準確,我也不知道為什么一個簡單的質疑,會牽扯到查招標公司稅務審計等方面的問題。”
“這是否會給外界釋放一個信息,那就是以后只要是工程標,有人質疑,就要多部門聯合調查。”
“寧海每年那么多標,那么多采購,只要有人質疑都要查的話,那么這些部門還能干本職工作嗎?這些領域是否會癱瘓?”
“如此下去,寧海的市場會不會亂了,又是否會成為某些別有用心之人謀求利益的場所?”
“如果要說影響,我覺得這才是最大的影響!”
賀時年的話音落下后,楊北林看著賀時年竟然久久無言。
楊北林應該怒,但如果就此發怒,折的是他縣委書記的面子。
如果不發怒,他又被賀時年懟得死死地。
“時年同志,你這是在責怪縣委,還是責怪我這個縣委書記?”
賀時年淡淡一笑,道:“不敢,我哪敢責怪楊書記。只是我認為,這種政府采購過程中的小事件,不應該堂而皇之進入楊書記的眼睛。”
“畢竟楊書記是寧海縣110萬人口的書記,如果任何這樣的小事,都要你親自過問,哪怕有三頭六臂,也估計忙不過來吧?”
靜!
楊北林的辦公室瞬間安靜了下去。
他知道賀時年善辯,卻沒有想到他膽子如此之大。
話里的意思沒有一句針對他楊北林。
卻又字字直戳楊北林的心窩。
楊北林說這件事對青林鎮造成了影響。
賀時年反過頭就說,真正的影響是這些部門聯合行動破壞了正常的市場經濟營商環境。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還說得頭頭是道,幾乎挑不出一點毛病。
這踏馬的是誰給賀時年這小子的勇氣,好大的膽子,簡直豈有此理。
楊北林這一下真的氣得不輕。
饒是他四十多歲的年紀,有城府,有手段和魄力。
但此刻卻被賀時年懟得無言以對。
想到這里,楊北林將薛見然,這個智商正常,腦子有時卻不夠用的官二代罵了一遍。
踏馬的都是什么玩意?
楊北林道:“那你覺得,這件事應該怎么辦?”
賀時年淡淡一笑,剛要說話,縣委樓下傳來了吵鬧聲。
“我們要錢,政府無良,新官上任三把火,隨便趕走了企業,政府要補償我們的租金。”
“有些人耍官威,什么情況都沒有搞清楚,就讓企業停產搬遷,這是損害我們農民的利益。”
“我們要上訪,政府必須給我們一個說法,還我們一個公道。”
······
下面的聲音越來越大,議論者也越來越多。
這些聲音楊北林也聽見了,只見他的臉色愈發沉了下去。
到最后,直接變黑了。
因為這些言論都是正對他楊北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