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好,那就好。”
“前兩天范縣長找了我,說了關于磷礦技改小組的事,今天你剛好來了,我也想著聽一聽你的意見。”
賀時年道:“整體思路按照那天楊書記說的進行嗎?”
劉青松道:“那天在青林鎮,他當著那么多人的面說了這事,看似建議,實則你也知道,那些建議基本就是定性。”
“并且,你也看到了,當時來的人,不光有交通局的宋佳明,還有國土局的胡光忠。”
“因此,楊書記的建議可能無法回避。畢竟我作為政府一把手,在縣委的領導下開展工作,我也需要考慮班子團結。”
從大的方向上而言,賀時年認同劉青松的政治格局觀。
“劉縣長,你看能否這樣,成立礦業技改小組,由政府牽頭,任命一個行政主官為組長。”
“我作為青林鎮的黨委書記可以任副組長,配合組長的工作。”
劉青松點了點頭,問道:“如果任命政府的一個行政主官,你認為誰比較合適。”
賀時年笑道:“如果可以,我當然希望劉縣長親自掛帥。”
劉青松哈哈一笑,道:“這個提議不錯,只是我這邊的事比較多,可能兼顧不到位。”
“但這個行政主官又需要體現政府的決心和重視程度,我想了想,覺得由范縣長牽頭來處理此事比較好。”
賀時年需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嗯,我贊同劉縣長的意見。”
“那好,這件事就這么定下來,也不舉行什么政府各部門聯席會議了。”
“直接上政府常務會議擴大會議,將涉及的各部門邀請過來,將這件事確定下來。”
賀時年點點頭道:“那好,在劉縣長的指導下,我們有信心處理好礦業技改的事。”
劉青松嗯了一聲,說道:“這件事我先提前打一個預防針,青林鎮的礦業技改極有可能涉及州上,省里的力量。”
“其他人我管不了,但你和范縣長兩人一定要頂住壓力,以老百姓的利益為中心。”
“只要有這條標準,其余的事我可以不問過程,只需要向我匯報結果就行。”
賀時年自然聽得懂,這是劉青松向范成明放權。
向常務副縣長范成明放權,從某種角度就是對他賀時年放權。
而其中的壓力,困難,阻力等全部都可能集中在賀時年身上。
但賀時年已經做好了準備,無論遇到什么困難,他一定要解決好這件事。
他必須對得起青林鎮的老百姓。
“好,劉縣長,我向你保證,一定頂住所有壓力,力爭一個美好結果。”
正事聊完,劉青松又道:“對了,關于空缺的一個副縣長,一個彭亮,一個文在軍。”
“我左右思考,又做了一定的調查了解后,向州委推薦了盤龍鄉黨委書記彭亮。”
“州委也基本明確,尊重寧海縣政府的意思。”
賀時年微微一怔,顯然當初的推薦,劉青松又買了他的賬。
相比于文在軍,彭亮的競爭力確實弱得多。
見賀時年有些疑惑,劉青松解釋道:“彭亮的個人能力確實不如文在軍,但彭亮擔任這個副縣長,更利于班子的團結和管理。”
聞言,賀時年就全部明白了。
文在軍能力突出,但和壩東鎮黨委書記的關系沒有處理好。
劉青松或許是看到了這點,所以才推薦的彭亮。
因為從劉青松的角度考慮,政府班子間的和睦,比之個人能力突出更重要。
想到這些,賀時年對劉青松這個縣長更多了一絲佩服。
賀時年道:“我堅決擁護政府的決定。”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