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松道:“眾所周知,青林鎮前段時間發生了礦難,差點造成了80多人死亡的慘劇。”
“礦難發生后,不管是州委還是縣委都高度重視。”
“青林鎮黨委書記賀時年同志,在礦難發生后,臨危不亂。”
“組隊搶險救援隊伍,深入礦洞,最后成功解救了這些工人。”
“從這個角度而言,他帶頭化解了一場危機,一場差點在全國暴雷和讓寧海徹底出名的危機。”
“不管是為了寧海縣,還是為了那81人的生命,我們都應該將掌聲送給賀時年同志。”
說完,劉青松當先站起身,鼓起掌來。
劉青松站起來,其他人自然不敢坐著。
也都跟著站起來笑著鼓掌,目光也不約而同地看向了賀時年。
當然胡光忠,宋佳明等人臉笑心不笑。
賀時年沒有想到劉青松以這樣的方式作為今天的開場白。
但場面的東西該有還得有,該走還得走。
賀時年起身微微躬身點頭,表示感謝。
掌聲停止,眾人坐下。
劉青松又道:“前段時間,青林鎮向縣委縣政府提交了關于礦業技改的相關文件。”
“這個文件相對全面,覆蓋廣,想法新穎細致,考慮周到。”
“經過縣委常委會研究決定,大方向就按照青林鎮提交的文件執行。”
“至于具體細節的完善,以及為了高效推進,從而分工協作,明確責任,精準責任主體,落實責任就是我們今天會議的重點。”
接下來,由常務副縣長范成明宣讀了青林鎮礦業技改的文件。
足足用了一個小時的時間。
有些人認真聽,認真記,不時點頭。
但有些人顯然表現出了不耐煩的情緒。
等范成明讀完,劉青松看了眾人一眼,問道:“針對細節和責任主體的完善方面,大家有什么想法和建議,都可以暢所欲言。”
話音落下,會場暫時沉默。
但很快,這種沉默就被打斷了。
說話的是應急管理局局長令昭。
“青林鎮的礦難救援,我是在現場的,對于劉縣長說的,我個人深有感觸。”
“同時也感謝賀時年同志英勇無畏,挺身而出,化解了一場空前危機,成功營救了那81人。”
“后面關于白家村村民的安置工作,作為應急管理局,我也親自參與了。”
“因為白家村之下地基已經不穩,隨時都有倒塌的危險。”
“因此涉及的幾家人已經遷往了不遠處的青林中學暫時居住。”
“不過,這只是權宜之計,不能長久。”
說到這里,令昭頓了頓道:“技改文件內容涉及,將白家村的搬遷和礦業技改結合起來,從我的角度我是舉雙手贊成的。”
“只不過,我們招商引資的時候,那些有實力,有資歷的企業是否會贊同?”
“如果不能同意,這個方案推行下去就有難度,這些因素我們需要考慮。”
令昭洋洋灑灑說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