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米線,幾人上車朝著青林鎮而去。
在車上,焦陽問道:“小賀書記,你去青林鎮多長時間了?”
賀時年微微嘆氣道:“半年多啦!”
焦陽眼里露出驚訝。
“半年多時間,做了那么多事,還真是不錯。”
賀時年笑道:“焦老師謬贊了,我做的這點事,不說放眼全州全省,僅僅只放眼寧海縣,也算不得什么。”
焦陽又道:“聽說青林鎮大量種植三七和草烏后缺水,你有想法在青林鎮修水庫?”
賀時年心頭一緊。
焦陽的這個問題不能隨便回答。
“是有這個想法,只是有些力不從心。”
焦陽問:“為什么?”
賀時年道:“修水庫需要專項資金,可能還涉及銀行貸款,這不是縣里或者州上就可以解決的。”
賀時年的言外之意就是需要省上或者中央專項資金的支持。
他話沒有說明白。
焦陽卻能聽懂。
“總投資需要多少錢?”
賀時年伸出兩根手指:“至少需要兩個億。”
焦陽又道:“水庫項目的立項,審批等已經越來越難,因為對生態和環境的破壞性很大。”
“同時涉及移民遷徙補償等民生工程,水庫只要一修,會成為全省各地都關注的焦點。”
“你就不怕青林鎮成為眾矢之的?”
賀時年沒有第一時間回答。
他發現,焦陽在說這些話的時候,楚星瑤一直看著窗外。
嘴角淡然,似乎這些事和她沒有任何關系。
賀時年道:“移民,生態,地質,生物多樣性等問題,已經考慮過了。”
“因為青林鎮有著天然的地利條件,并且儲水量也僅600萬立方。”
“因此產生的次生影響相對較小,所以目前立項審批都進行得相對順利。”
焦陽又問:“也就是說,現在只要錢到位,水庫工程就可以上馬?”
賀時年重重點了點頭。
焦陽又問:“小賀書記,你計劃修水庫,是充分考慮青林鎮的實際情況?”
“還是將這事兒當做了你最大的政績工程?”
和第一次見面一樣,焦陽的話語中充斥著強勢,甚至有些霸道的因子。
不過,這樣的話可唬不住賀時年。
“如果僅僅考慮個人政績,我可以做的事很多,何必糾結于一個水庫。”
“水庫的修建一般都是兩到五年,那時候,我是否還在青林鎮任職都是未知數。”
“再者,如果青林鎮沒有地利的條件,修建水庫是以破壞生態,損壞地質,毀滅生物多樣性為基礎。”
“哪怕這個政績工程再大,或者說已經將錢擺在臺面上,我也不會同意。”
焦陽眼中露出了一絲淡光。
“為什么?”
賀時年笑道:“很簡單呀!為官一任,我必須對得起自己治下的老百姓。”
“我這人比較看重老百姓對我的評價。”
“我可不希望我哪天離開了青林鎮,還背著老百姓對我的罵名,這可不劃算。”
焦陽聞言,不再說話,嘴角卻似有似無一笑。
沉默了一會兒后又道:“等什么時候,去看一看你所謂具有地利條件的水庫選址。”
賀時年一喜道:“距離藍莓和葡萄種植基地不遠。如果焦老師感興趣,我們隨時可以過去看。”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