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松在常委會上的聲音逐漸多了起來。
并且很多常委都會選擇支持劉青松。
這一點讓楊北林是苦惱的。
他是一個強勢的人,面對劉青松,除了咬牙切齒,似乎暫時沒有更好的辦法。
但楊北林對劉青松的不滿已經表面化。
此刻出現了關于劉青松的舉報信。
矛頭自然就指向了楊北林,他的嫌疑太大了。
哪怕舉報信不是楊北林操作的,但外界和上面不一定會這樣想。
楊北林得知情況后,只覺黃泥掉進了褲襠里,不是屎也是屎了。
并且,這件事他還不能主動去解釋,否則更有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嫌疑。
楊北林咬牙切齒,臉都黑了。
這是要栽贓陷害他楊北林,將他給搞臭呀!
賀時年覺得這封舉報信是楊北林操作的可能性比較小。
除非楊北林是傻子。
楊北林是寧海的一把手,雖然有些行為過激,強勢,但舉報下屬這種卑劣手段楊北林應該不屑使用。
他的政治智慧也不允許他這樣做。
那么答案似乎只有一個。
這或許是某個人自導自演的一場苦肉計。
州委調查組很快下來了。
是州委組織部長寧賢親自帶隊。
他們先是找了劉青松談話,后又找到了楊北林。
楊北林極力為劉青松辯解,闡明立場,表達態度。
說劉縣長絕對不會公權私用,以權謀私,更不可能存在私生活混亂等情況。
同時強調他和劉青松相處和睦,政見基本統一,不會影響寧海的整體團結和發展。
哪怕有個別不同意見,存在一定分歧,那也是辯證統一,民主集中的表現。
寧賢這位州委組織部部長聽了楊北林的辯解,又結合劉青松說的,有了想法。
隨后寧賢又帶隊離開了寧海縣。
一塊石頭扔進了湖面,驚起浪花,卻又很快回歸平靜,仿佛什么事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春節前有個團拜會,這次的活動楊北林和劉青松一起出席。
兩人相處和睦,和顏悅色,彼此緊緊握著手面對鏡頭。
當然,這些都是表面的。
發生了舉報信的事,劉青松和楊北林的斗爭正式開始。
賀時年不知道兩人斗爭的結果會怎么樣。
但不可否認,這從某種程度會影響寧海的發展。
賀時年牢記當初吳蘊秋說的話,不參與兩人的斗爭,將精力放在了工作上。
甚至對兩人釋放出的拉攏之意也不表態。
也因考慮到這點,春節前的禮尚往來,賀時年并未去主動拜訪兩人。
賀時年僅僅拜訪了一個人,那就是吳蘊秋當初帶賀時年一起去拜訪過的。
也就是現在州委書記方有泰曾經的授業恩師李國維。
對于賀時年來拜訪,李國維有些驚訝。
不過還是客氣邀請賀時年進屋。
李國維的夫人親自給賀時年泡了茶。
李國維道:“小賀,你在青林鎮做的事,我這個老頭子可是聽說了。”
“很好,很不錯,不愧是吳蘊秋選定帶出來的人。”
賀時年笑道:“我在青林鎮做的事,和曾經的您老比起來,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