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點多,記錄儀拍到了李進的照片,現在就不見人了。
沈新首個想法就是李進要跑路。
但也不一定。
他說不定正好出去了呢。
雖然沈新希望李進就是要找的那個嫌疑人,為這件盜竊案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可證據不充分啊。
或者說,就沒有證據。
他只是投喂了一只流浪貓,只是恰好住在向虹村附近,恰好家里又擺放了不少電子相關的東西。
他可能只是單純的喜歡貓,好心的投喂了那只奶牛貓。
而家里有電子相關的產品,也可能只是單純的愛好。
破案不能先立一個假設,假設對方是嫌疑人,然后再拿現有的證據去往對方身上套,去尋找聯系。
說到底,還得是證據說話。
要不然就算把人找到,他一推二五八,你又能怎么辦。
大記憶恢復術?
那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哪怕張健信誓旦旦的說李進就是嫌疑人,作勢要一腳踹開房門,還是被宋亮第一時間拽住。
“張健,你也干了二十多年警察了,怎么還跟年輕人一樣沖動!”
宋亮教訓了一句,把他往外一推,命令道:“剛才進村的時候,我看見路口有監控,你去調監控,看能不能找到這個李進,看他干什么去了。”
張健點頭。
監控肯定要調,他又道:“宋所,這家伙肯定是要跑,聯系分局,監控一下他的身份信息,讓鐵路,航空的同事堵住他。”
“我心里有數,你調監控去。”
宋亮瞪了他一眼,示意快去。
等張健離開,王樹偉才上前道:“老宋,現在證據還不明確,咱們可不能亂來。”
“我知道。”
不用王樹偉提醒,宋亮也知道如今是個什么情況。
沒有任何明確的證據,證明李進和盜竊案有關。
而你通知鐵路航空,限制他購票離開南江市,那是什么,等同于是通緝了。
這么干是要犯錯誤的。
甚至于,就像張健剛才那樣,沒有任何正當理由,一腳把人堂屋門踹開了,后續都可能扯出一堆麻煩事兒。
“現在必須要想辦法,確認這個李進和案子有關。”
宋亮抱著胳膊道。
王樹偉也陷入了沉思,想了一下,拉住中年婦女,詢問李進更多的消息。
這個時候,沈新倒是心中一動,突然有了個注意。
“宋所,我有個想法,不知道行不行。”
“哦,說來聽聽。”
宋亮望向沈新,給了一個鼓勵的眼神。
經過這件案子,他發現沈新到底是年輕人,想法就是多,還天馬行空。
沈新立刻把自己的想法說了一下,最后道:“宋所,我不確定咱們這么做,算不算誘供啊。”
現在條例非常嚴格。
大記憶恢復術要不得,誘供也不行。
因為誘供這個東西的衡量標準很微妙。
辦好了叫詐,是可能會產生奇效的。
但辦不好……
宋亮聽完,意外的有一種眼前一亮,想拍大腿叫好的沖動。
但旋即又聽到沈新有顧慮,有擔心,笑道:“可以啊,你小子還挺謹慎,不錯,以后辦案子就得有這種精神。”
“我們那個年代過來的人,很多人就是心理上不重視這些,覺得無所謂,不像你們這些小年輕,知道先怎么保護自己。”
他感慨了一句,又把王樹偉叫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