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發地點竟然在春潮家園。
具體的地址是春潮家園三期南區,靠著春華路的社區垃圾中轉站。
整個春潮家園一東一西兩個垃圾中轉站。
每天清晨和傍晚,社區會有專人,把社區住宅區,還有大小商家店鋪的垃圾桶統一收集,拉到中轉站,然后由垃圾車統一拉走再進行處理。
趕到的時候是上午10點13分。
垃圾站位于三期南區的背面,春華路的一條岔道深處。
這條路是個斷頭小路,平常停滿了私家車。
現場已經圍了不少人,下車的時候,沈新一眼就看見了姚文勝。
還有張健,正拉起警戒線,維持現場秩序。
“姚所。”
孫釗第一時間迎了上去。
張健已經看見了沈新,走過來問沈新最近怎么樣。
“我可是聽說,你小子去了分局之后,破了好幾樁案子,而且還弄了個短視頻賬號,張倩老刷來著,還懸賞,搞的動靜可不小呢。”張健笑瞇瞇的。
“哪有什么動靜啊,也就是瞎忙,反正領導讓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沈新謙虛一句,問李東升呢。
“出警了。”
張健隨口說了句,帶著沈新走進了現場。
沈新很快了解了情況。
每天早上六點開始,社區的垃圾轉運員,會把附近的垃圾桶全部拉到這邊來。
垃圾桶里裝的是前一天夜里的垃圾。
等垃圾車趕到,把垃圾桶一個個傾倒進垃圾車,然后他們再負責清洗,到晚上再進行更換。
東西兩個垃圾站,這邊是東面這個,比西面那個要大一些。
因為三期和二期中間有兩條商業街,商家要更多。
然后垃圾桶拉過來之后,垃圾站的人一般也會挑揀一下,看看有沒有紙皮,瓶子什么的。
尤其是早上的。
因為晚上的那一波,一般還沒拉過來,社區里的大爺大媽就已經篩選過一遍了。
然后在翻找垃圾的時候,有一個垃圾袋里裝著兩個礦泉水瓶。
翻找的是一位六十出頭的老大爺,叫李明東。
他順手就摳開了垃圾袋,里面的礦泉水瓶,一次性盒飯就掉了出來。
然后其中一個盒飯里,竟然出現了一只耳朵。
人的耳朵!
李明東嚇了個魂飛魄散,急忙報警。
9點33分,云林派出所接到報案,值班的姚文勝第一時間帶人趕到現場。
確認了是人耳朵,不是什么硅膠模型之后,第一時間通知了刑偵大隊。
康斌已經拍完照。
法醫杜新凱小心翼翼的拿起這只耳朵,仔細觀察。
沈新也看了一下垃圾桶。
裝飯盒的袋子是常見的那種,帶個黃色笑臉的白色普通塑料袋。
掉出來的飯盒是最常見的那種白色,常用來裝米飯的一次性飯盒。
然后裝菜的是常見的分格,黃色底的打包盒。
街邊普通的快餐店,最常用的就是這種。
沈新注意到,袋子里一共有兩份盒飯,一次性筷子,湯碗也全在。
然后在掉出來的這個飯盒里,米飯吃了三分之二的樣子,還有幾塊雞骨頭,這只人耳就在這個飯盒里放著。
“利器切割下來的。”
杜新凱把耳朵的切口給孫釗看,然后道:“昨天晚上好像10度出頭,氣溫低,所以還沒什么腐敗跡象。”
他湊近了聞了聞,道:“以我個人的經驗看,割下來也就12個小時左右。”
孫釗點頭記下。
他個人也覺得不會超過12個小時。
晚上六點,李明東他們會進行第二次垃圾轉運。
所以這肯定是昨天晚上六點之后扔的垃圾。
至今也就十六個小時。
“關鍵是,用盒飯拋尸的,我真是第一次見。”杜新凱道。
拋尸扔垃圾桶的很多。
但是就扔一只耳朵,而且還是塞進盒飯里扔掉的,他真沒遇到過。
“還不好說呢。”
孫釗沒有急著下殺人拋尸的結論。
一是拋棄耳朵的行為有些反常,二來只看到耳朵,對方還不一定死亡。
但毫無疑問,附近有人丟了一只耳朵。
他叫來姚文勝,讓他幫忙配合一下,去附近的兩家醫院,還有診所,詢問有沒有斷耳的患者。
然后讓趙天星確認這個垃圾桶擺放的位置。
又讓沈新等人一起動手,把桶里的垃圾全部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