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好,懸案至少沒危險。
沈新把沙金農場的案子跟孫釗說了一下。
“我知道這個案子。”
孫釗立馬就想起來了,思索片刻,道:“這個案子可以,過去時間不長,你們以新的視角重新審視一下,說不定能有發現,就這個了。”
得到肯定的答案,那還是老樣子,先了解案情。
小會議室里。
周忠義看著擺在自己面前的牛肉條,警惕的問道:“你們倆要干嘛,先說好啊,難辦的事情我可是很難辦的。”
“老周,你想哪兒去了,是找你了解案子。”
沈新把沙金農場案的卷宗推到他面前。
一看到卷宗的名字,周忠義目光微變。
“你們準備調查這個案子?”
他知道局里要求沈新偵破懸案。
但沒想到選到了自己的案子。
倒也沒有多想。
沈新要是能把案子破了,他還得謝謝沈新。
“你們是怎么想的?”
他沒打開看卷宗,卷宗里的內容,他記得一清二楚。
拆開一包牛肉條,邊吃邊問。
沈新和丁雨薇對視一眼,然后道:“老周,這案子是16年3月份停止調查的,到現在也一年多了。”
“時過境遷,你現在再回頭看過去,你還覺得楊慧霞就是兇手嗎?”
卷宗里,周忠義接手案子之后,一開始是按照入室搶劫殺人的方向去調查的。
但很快就推翻了這個偵查方向。
首先,如果真按照楊慧霞說的,農場的監控是意外被關閉的,那么案發時間應該在13號到15號之間。
這個和水槽里的食物殘渣是對得上的。
沒有監控,也就有了入室搶劫的條件。
周忠義一開始甚至于懷疑過四名員工,因為他們知道要發散伙工資,保險柜里有錢。
而且保險柜沒有明顯的撬鎖痕跡,只能是知道密碼再打開的。
那員工是有可能偷看到保險柜密碼。
當然,只有三萬塊錢,好像不值得殺人。
可嫌疑人不一定知道只有三萬啊。
或者說,嫌疑人一開始的想法只是盜竊,然后被朱貴深發現,升級成了意外殺人。
但調查之后,很快就排除了。
第一,四個員工并沒有盜竊之類的前科,都是普通人,而且13號開始的行動軌跡都查到了,至少從表面上看,沒有作案時間。
第二,現場是有打砸的痕跡,但并沒有發現兇器,和可疑的血跡和dna。
的確是采集到了四名員工的dna,指紋什么的。
但那是辦公室,他們經常進出,留下痕跡很正常。
第三,丟失的三萬塊找到了。
在摸排朱貴深社會關系的時候,得知保險柜里的三萬塊錢,在13號上午,還給了上門要債的動物飼料供應商。
所以錢不是丟了,是還了。
而且這也證明,13號那天上午十點之前,朱貴深還活著。
錢沒丟,又沒有丟失其他昂貴物品,那基本上可以排除入室搶劫殺人的可能。
仇殺也不太可能。
摸排社會關系發現,朱貴深并沒有什么仇家,債主倒是不少。
這些債主還指望他好好活著還債呢,怎么可能去謀殺他。
到這兒,周忠義才把調查重點放回楊慧霞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