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新拽上自己的二人組,回去干活兒。
雖然推測錯誤,但沈新覺得大方向不會錯,圍繞黃偉立的社會關系查,肯定能查到線索。
還有監控呢。
水庫附近沒有監控,但山腳下有啊。
比如警犬基地大門外就有,隔壁的絲網加工廠門口也有。
再外圍,全是道路監控。
雖說上山的道路很多,但雁過留痕,總能找到線索的。
現代社會嘛,就這點兒好,監控多。
來到犬舍,已經是叫聲沖天。
尤其是天魁,叫的最響亮,仿佛在說都幾點了,怎么還不開門。
李墨還在長吁短嘆,說昨天還是一個活生生的大活人,還說話呢。
結果今天就沒了。
說著,又拽著沈新,打聽具體情況。
這家伙當初的夢想也是當刑警,誰知道混到了警保。
還在調查的案子,沈新當然不會透露情況,招呼他干活。
把天魁他們都放出來。
該喂喂,該打掃衛生就打掃衛生。
然后沈新這邊還是帶著一眾警犬培養好感。
水庫那邊封了,也不能過去釣魚了。
不過沈新立馬想到了一個辦法。
還是利用這些狗的虛榮心。
沈新要求他們并排站。
然后就挑好感度最高的,讓他出來,自己跟他一起玩兒。
當著其他狗的面。
一樣的有效果。
正弄著,身后有人喊自己。
回頭一看是劉寶青。
馬春新應該過來支援了,劉寶青帶著趙通來的。
趙通第一次來警犬基地,好奇的四處張望。
劉寶青則是快步來到沈新面前。
他沒有過多客套,道:“小沈,我現在有一個想法,你幫我想想能不能實現。”
他的想法是,讓警犬出動,在案發現場,看看警犬能不能分辨出現場留下的氣味,然后進行追蹤。
就算兇手有交通工具,那至少可以通過警犬追蹤的路線,對沿途進行搜查,從而發現線索。
現在九點,距離案發時間十個小時左右,他覺得應該還有追蹤的條件。
沈新叫來李嘉慧,問她能不能實現。
李嘉慧思索一番,道:“我覺得比較困難,十個小時不到,是可以進行追蹤。”
“唯一的問題是,沒有準確的嗅源,你看現場是個開放環境,這兩天沒有下雨,但風吹日曬的,氣味會消散的很快。”
“而且這個地方經常有人來釣魚,人來人往,留下的氣味很雜。”
“從而引出了一個最關鍵的問題,那就是警犬或許可以分辨這些氣味,但它無法理解我們要讓它追蹤哪一個氣味。”
“所以我覺得希望不大。”
她最后說了聲抱歉。
劉寶青微微皺眉,表示理解。
他也是看到了警犬基地大門,靈機一動,才想到了這個辦法。
可他又深知,那是一個黃金釣點,天天有人在那邊釣魚,人來人往的,警犬又不是人,怎么知道要去追蹤哪一個。
他又說了聲感謝,準備離開。
“劉隊,等一下。”
沈新出聲叫住了他。
“劉隊,要不試一試呢。”
雖然是開放的環境,但十個小時不到,有追蹤的條件。
關鍵就是李嘉慧所說的,警犬無法準確的理解,知道要去追蹤誰。
但這個事情,自己說不定可以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