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毒案不同于尋常激情殺人,有極強的預謀性。
這起案件就是。
6月28號,付蘭婷就有中毒的跡象,身上出現了瘀斑紫癜。
這就是溴敵隆這種出血性老鼠藥的中毒癥狀。
再到9月7號第三次就診,中間持續了兩個多月的時間。
那么有足夠的理由合理懷疑,兇手進行了多次投毒。
這種情況下,必然有極強的謀殺動機。
所以當初專案組一是從動機方面入手,對倆人的社會關系進行了全面的調查。
只要發生過矛盾的,全部查了一遍。
甚至于考慮過兇手是多年以前和郭金華夫妻發生的矛盾,然后中途出了意外,比如坐牢,出獄之后再犯案。
郭金華年輕時候勉強算得上不學無術。
他開出租車,手里又有錢,跟朋友一塊兒泡吧,還打過架,甚至于跟乘客也有過矛盾,被人投訴過。
所以有可能在那個時期惹上了什么仇人。
但都進行了排查,并未有發現。
付蘭婷的社會關系還要更簡單一些,普通家庭,家里磨豆腐,做些生意。
她學習成績不怎么好,沒考上大學。
父親有些重男輕女,就沒讓付蘭婷再上學,留在家里幫忙。
年輕的時候,她談過一次戀愛,但沒有下文。
后來年齡大了,成了老姑娘,父母開始著急。
她和郭金華結識,還有那么一點兒浪漫。
2009年。
有一次付蘭婷開面包車去批發市場買黃豆,倒車的時候沒留神,撞到了同樣在市場買調料的郭金華。
郭金華并沒有趁機訛人,大度的處理態度,給付蘭婷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因為這,倆人漸漸有了聯系。
之后走到了一起,10年結的婚。
所以排查之后,付蘭婷這邊也沒有發現動機強烈的嫌疑人。
查動機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專案組就盯著老鼠藥查。
這一塊兒查的最狠,動用的人力物力也最多。
可當時沒有明確的嫌疑人。
溴敵隆又是老鼠藥的主要成分,市面上品牌太多,時間跨度又大,賣了多少,賣給誰,前前后后一直查到了案子列為懸案。
最后就是投毒方式。
這方面專案組做了一定的判斷,認為就是在面館中的毒。
郭金華和父母一起住,如果在家里投毒,不可能精準投毒,沒影響到郭開泰夫婦。
專案組對面館進行了封存,對每一個角都進行了取樣毒理測定。
到現在,亭陽分局還封存了大量的現場物證,留待以后技術更新,方便再進行調查。
而專案組思考了很多種投毒方式。
比如每天早上五點不到,會有專門的人來配送面條,食材等。
那個時候夫妻倆還沒來店里,食材會暫時的丟在卷簾門門口。
等于,嫌疑人有機會在這個時候進行投毒。
店內有監控,不過只覆蓋了堂食區域。
后廚,還有店門外并沒有。
但選擇這樣投毒的話,那遭殃的可就不是郭金華夫妻倆人了。
廚房有個后門,普通的門鎖。
專案組又懷疑是否有人開鎖潛入,在特定食物上進行投毒。
因為一日三餐,夫妻倆人幾乎就在店里解決。
但同樣的問題,如果這樣投毒的話,不免要殃及無辜。
而且案發之后,理應在現場檢測出毒藥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