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此,他看也沒看同樣跟著過來的墨衣客半分。
只是著眼于身前的杜鳶。
這讓杜鳶有些詫異。
竟然還有這層因果
思索片刻后,杜鳶便是搖了搖頭的笑道:
“老先生,您這個問題,我畢竟不是那人,所以,我如何能夠答上來呢只是說,您覺得是,那應該便是了吧!”
這老先生守著這件事幾十年了,今日就此了結,也算好事。
老叟有心在說些什么,可身后卻傳來一個清脆的女聲:
“爺爺,爹爹叫我來喊你回家吃飯了。”
一聽這聲音,老叟臉上的皺紋都跟著笑了起來。
“哎呦,是我的小圓圓來找爺爺了!”
旁人都知道,他這輩子曾為攢錢買下如今家中那頭老黃牛省吃儉用了好些年歲,待牛比待自己還上心。
兒子長大后也成了家里的頂梁柱,可要說他最寶貝的,既不是牛,也不是兒子,偏偏是眼前這個喚他爺爺的小孫女。就連村里村外的人,只要見過小圓圓,沒一個不疼她的。
以至于,他每次帶著小圓圓出去,這小家伙的衣服兜里都會塞滿嬸娘們給的果。
逢年過節啊,各家自己的娃娃都沒用上的好東西,幾乎都要先緊著她。
杜鳶也順著聲音望過去,只見個粉白碎小襖的小姑娘蹦蹦跳跳地過來,梳著兩個圓滾滾的羊角辮,發梢還系著根淺紅絨繩。
跑起來時辮梢跟著一顛一顛,模樣討喜得緊。
估摸著應該才十二三的年紀。
沒等老叟迎上去,小姑娘已一頭撞進他懷里。老叟忙一把攬住,滿是皺紋的手輕輕拍著她的背,疼惜得不行。
小姑娘卻不閑著,小手在懷里一掏,摸出顆揣得溫熱的果,伸手塞進老叟嘴里:
“爺爺,吃果,這是村口的王嬸剛送我的!回頭我們在小河那里,一定要抓兩條魚送去!”
看著這般懂事的孫女。
老叟嘴里很甜,可心里更甜,連連應道:
“嗯嗯,好好好,一會兒,我們就抓兩條魚送去!”
這時,小姑娘才注意到一旁的杜鳶二人,烏溜溜的眼睛好奇地打量了兩圈,又小手一伸,在繡著桃的荷包里掏了掏,摸出兩枚裹著油紙的果,伸著手遞過來:
“兩位先生看著是從外面來的吧嘗嘗這個,是我嬸娘自己熬的,可甜啦!”
杜鳶笑著接過道:
“那就多謝小姑娘了。”
接過之時,同樣看了小姑娘一眼的杜鳶,不由得對著老叟叮囑了一句:
“這孩子眉眼間有股靈氣,是個有氣象的,將來前途定然不差,老先生可得多上心些。”
于此,老叟不由得挺直胸膛道:
“小娃娃啊,你是不知道啊,我這寶貝孫女幾乎每一個見了她的人都是這么說的。對了,那位老先生也說過這事!”
“哦能否詳說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