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掌中佛國(5k)
見這幾家之人竟齊齊回身,朝著自己殺來。
杜鳶心頭沒來由地掠過一絲懷疑——就此前一路所見,這幾人會不會也在暗中搞互相構陷,繼而方便自己跑路的勾當?
他并非想坐收漁利,實在是這群人的行事風格太過相似:相似到半分好處都不愿讓予他人,也相似到半分利益都不愿自己損失。
就在杜鳶揣測這群人秉性之際,那柄飛劍的寒芒驟然折轉,再度掠至杜鳶眼前。
即便距離如此之近,持劍之人依舊無蹤——顯然與先前兩家是同一路數。
杜鳶凝神細看片刻,便見那柄繡著不知名兇獸紋的飛劍,已然凌空朝他斬落。
一劍落下,竟似天開!
還在劍冢之中的墨衣客若能重拾他的“春風”,大抵也該是這般氣象。
如此看來,此人定然是劍修一脈的扛鼎者之一。
杜鳶不愿輕易動用佛道二脈的手段,免得再生意外。是以他只能祭出小貓與好友所贈的山水二印迎敵。
水印甫一祭出,天下江河竟倒灌而上,威勢無窮。
面對這滔天聲勢,那緊隨飛劍的無形身影,忽然一步踏出,竟從后方瞬息閃至陣前。
緊接著,這無形身影便朝著洶涌的江河悍然出拳。
世人常言,天下諸般修行法,唯有武夫最是不入流。
他們不識幽微,不懂法門,不認術式,不辨真我,不得生變,端的是下乘中的下乘。
武夫一脈唯一能稱道的,不過是那一身橫練而成的蠻力與堅韌體魄。
就連武夫自身也這般認同——這條修行路,若非走投無路的窮苦底層,根本無人愿踏足。
苦修多年,卻不如旁余遠甚。
比如,你哪怕修命不修術,正常來說,也有諸般變化可以供之驅使,能應對許多問題。
可武夫不同,哪怕境界更高,面對一些稍微復雜的情況,就會抓瞎無比,只能靠著一雙鐵拳想辦法。
只是這世上,最不缺的便是例外。
昔年有蠻猴自悟通臂長拳,繼而盡納一洲武運入體。
它一日化為人形,百日悟得真我。
彼時天庭有雷部正神曾奚落它:“雖有人形,終究是只猢猻。”
蠻猴勃然大怒,揮拳直上高天,要問雷公“可曾有錯”。
那一日,它一拳砸開天雷,兩拳擊破云霄,三拳轟碎雷部正神的金身。
天庭震怒,遣下八百神將,誓要捉拿此獠以儆效尤。
可當諸神照鑒其真身,見它竟是上古兇獸遺脈后,此事便不了了之。
如今,杜鳶撞上的,正是這尊蠻猴!
它身為武夫一脈的大乘者,一雙鐵拳,最是不懼天威。
蠻猴連聲嘶吼,雙拳不停轟出。饒是倒灌的天下江河,竟也被它生生砸開一道空隙——恰好讓那“開天”一劍得以朝著杜鳶斬落。
雖這空隙僅存一息,無邊江河便重新淹沒一切,可對那般劍修而言,這一息已足夠。
前一刻尚似開天的一劍,此刻竟瞬息收束成一線。即便水印操持的天下江河轉瞬便已合攏壓下,也始終追之不及,也只能眼睜睜看著劍光直奔杜鳶眉心。
持劍之人雖未親眼見他,卻憑著多年搏殺的經驗,精準推算出他的命脈所在。
看著近在咫尺的劍光,饒是杜鳶,也忍不住贊了一聲:“好配合!”
論及威勢,自然是借了小貓大勢的他更勝無數。
可對方竟憑著過往經驗丶對自身能力的掌控,以及彼此間的無言默契,向他遞出了這記關鍵一擊。
這些,正是缺少對敵經驗的杜鳶所欠缺的。
因此杜鳶都看的贊嘆不已。
面對這般對手,再藏著掖著,未免太過自負!
是而隨著杜鳶心頭陡然響起一句“我觀真武見真我!”。
他周身金光驟然迸發,那道奪命劍光瞬間崩碎。
天邊隨即炸響一聲驚呼:“好手段!!!”
同一時刻,那抱劍老者的虎口已然崩裂,懷中那柄繪著兇獸紋的古劍,更是不住地劇烈震顫。
可他強忍著將反噬的心頭血咽下,硬逼著自己繼續跟上戰局。
見開天一劍被攔,青銅戰車立刻調轉方向——不再是最開始的直沖杜鳶,卻也沒有就此逃竄。它徑直撞開那片無邊江河,一把將險些被洪流吞沒的蠻猴撈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