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太后所為,簡直是逼著慕容真認錯!
但一國之皇帝,貴為天子,能認錯嗎?
當然不能!
于是,慕容如煙這封“請辭書”,來的是恰到好處!
明面上,這封“請辭書”是在指責皇帝你猜忌心太重,連一心一意為國奉獻的皇妹都要疑心,皇妹幫你平定了叛亂,沒想到你不給賞賜就算了,甚至還要明褒暗貶地剝奪我手里的權力!你看看你是個當皇帝的樣子嗎?
但實際上,這也可以理解為打白山太后的臉。
太后啊,您看看,為了您那兩個倒霉的弟弟,兒子我都背上了不能容人的罵名!更被言官指著鼻子罵不堪為君,就因為我拖著平定縣造反一事遲遲不肯定罪!這都是為了您這只圖一己之私的太后啊!
于是,慕容真一邊暗罵了慕容如煙幾句小狐貍,一邊當起了老狐貍,暗示眾人拼命宣揚這封“請辭書”。
然后,在撐了數日之后,慕容真先是同意了慕容如煙對邢國公主的請辭,然后扭頭又將其封地改在了遼西,并將其封號又提了一級,為鎮國大長公主,又稱遼國公主。
一般來說,“大長公主”的封號,都得是皇帝的姑母才能有的殊榮,鮮少有皇帝的姐妹得這個封號的,因為這個封號更多代表了輩分。
只有南楚國,爵位泛濫以后,才有過將皇帝的姐妹封為“大長公主”的先例,但也不多,只有兩例而已。
最關鍵的是,慕容如煙這次不光是“大長公主”的封號,還在前面掛了個“鎮國”的名頭,古往今來都只有前周國一例——那位也是先帝駕崩、新帝即位以后,因有擁立之功,方封的這個封號,無論是功勞和政治權柄,都遠非慕容如煙所能比。
不過,名頭和封號上極盡殊榮,別的方面待遇就要差一些了。
比如遼西那地方,鳥不拉屎、荒無人煙,雖然曾是靺鞨人起家的地方,卻實在荒涼得可怕。
而且慕容真非常吝嗇地只劃了一塊和從前的邢國差不多大小的區域作為慕容如煙的食邑——依舊是沒有政權的那種。
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察覺了慕容如煙的野心,慕容真劃定的這個位置非常特殊。
遼西之地,就在渤海國的旁邊,和渤海國隔山而望。
所隔的那座山,就叫“白山”,也正是白山太后的娘家氏族、白山氏的祖地!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