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前,也就是常平安跟隨曲之翁,奉師命離開白石山的那天,唐小魚在聽得張承道提醒的“將秘寶取下再修煉試試”后,真就咬牙聽從了。
張承道口中那個她所“佩戴”的東西,其實正是血魔珠。
倘若張承道修為再高一點、對修仙的知識了解更多一點,亦或者干脆就是真正修仙界“科班出身”的修士,就不難看出唐小魚真正的情況了。
可惜張承道只是個半路出家的現代咸魚佬,所有的修仙知識不光是自學的,還附了大量的連蒙帶猜,準確性十分堪憂。
所以他根本沒看出來唐小魚作為活了三百多歲的“老妖怪”,和她的前輩們一樣,是憑借血魔珠維系生命的。
而血魔珠,其實是一顆已經變異了的修士內丹。
這種東西已經不能被稱為正常的修士內丹了,而且更傾向于“妖丹”或“魔丹”,當然,它其實并沒有一個正式的名字,也有叫它“邪丹”的,而在這個世界,就被武道中人稱為“血魔珠”了。
它最初雖然確實是由修士凝成的內丹,但眾所周知,這個世界以前靈氣太過稀薄,是無法支撐修士修成內丹的。
那該如何是好呢?
血魔他老人家就想到了個絕妙的主意——煉化武者們的真氣,淬煉出靈氣為己所用。
血魔珠,就是依靠這種辦法慢慢“煉”成的。
這也要說到,這個世界雖然靈氣稀薄,卻并非沒有,否則也就不會誕生和靈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的武道和武道真氣了。
別看張承道的靈力能“煉化”真氣,實際上,真氣還真是依托靈氣形成的一種內修能量,只不過因為靈氣太稀薄,武者們只能做到用自然呼吸的靈氣凝聚起內功來,夯實在體內經脈中——這就是真氣脈和真氣的由來,也是為什么靈力能煉化真氣和真氣脈的原因。
只不過真氣和真氣脈中所蘊含的靈氣實在太少了,它畢竟只是一個“媒介”一樣的東西,是內功的“粘合劑”,所以也就導致真正依靠靈氣修煉的常平安每每煉化了別人的真氣后似乎毫無收獲——太少了,可以忽略不計。
但就算是這么少的量,對于血魔來說,也能積少成多,所以他才發明了血魔珠這種邪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已經將自己這顆內丹煉制成了“法寶”了。
當然,中間種種過程略過不提,總之,在一千多年前的那場“武道浩劫”中,一眾武者勠力同心,將血魔的血魔珠搶到手后,再將其重傷封死在了秦王墓中,并選取心智最堅定者成為守墓人,一位幸存的唐姓大宗師,也就是蜀中唐門的開山掌門、劍圣唐行簡的祖宗。
硬要說的話,唐小魚也是他的后輩——沒有血緣關系的那種。
這是因為,唐門中人雖然大部分都姓唐,卻并非都是真正的唐門開山老祖的后代,許多都是代代唐門掌門收養的乞兒和失怙失恃的幼童,從而成為唐門養子,唐小魚也是如此。
雖然代代守墓人名義上是“守墓人”,但其實守的不是墓,而是血魔珠。
這東西一旦毀掉,恐其內容的古怪力量就會回到血魔身上,而流落江湖上又怕有心性不佳者生出貪婪的心思來,這才有了“守墓人”。
守墓人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守護好血魔珠,不毀掉,也不使用它,代代傳承這一個職責。
不過就算不用血魔珠修煉,血魔珠所帶的那股古怪的力量卻能一直維系著長期佩戴者的壽命,似乎有能令人更慢衰老的能力。
總之,代代守墓人,多是活到接近四百歲才亡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