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和公安好。”
“景和公痛斥李資善,我河北士子無不振奮。”
“李資善妄為天下儒宗,不過笑人耳。”
李祺笑著一一回應。
這些人大多數是北方士子,自清查蒙元風俗以來,李祺的政治站位便逐漸明確。
他是在有意識的針對江南文人,即江西、直隸、浙江三省,這是大明科舉最興盛的三個省,號稱奪盡天下文氣、處處書院、家家詩書,每年科舉中,七成以上的進士,都來自這三個省。
這是從南宋時期就沉淀下來的底蘊。
李祺的政治站位,自然而然的讓江南之外的士子開始向他靠攏,在他三言兩語逼死李原名后,這種靠攏到達了巔峰!
因為他是大明建國以來,可能出現的,第一個學識深厚、出身江南之外的大儒!
大儒掌握著儒家經書的解釋權,是儒門正宗大道,其他的便是八百旁門。
在地域意識極其明確的古代,大多數的北方士人想要拜師大儒是非常難的。
而現在,士林中將有一尊巨頭是來自江南之外的!
雖然他出身外戚、家族身負大罪,讓他有些不夠完美,但在這種江南文人橫壓天下的時代,已經足夠了。
唯一可惜的就是,這位駙馬的官職太低了,只是一位正五品的大學士。
若是一位正二品的尚書,能夠在官場上為門徒保駕護航,那就完美了。
希望李祺能夠證道的士子,堪稱茫茫多。
“還請諸位讓出條行路來,同僚相邀,不好遲往。”
眾人嘩啦啦讓出通路,李祺的車架往國子監而去。
“同去國子監!同去國子監!”
士子們呼朋應伴往國子監而去,甚至翰林院以及諸部亦有許多人往國子監而去。
真可謂,一人動,而引滿城風雨。
李祺坐在馬車中,聽著車外的喧囂聲音,他看到了那些在街頭巷尾的錦衣衛緹騎,他知道那都是朱元璋派來的人。
朱元璋性格就是如此多疑,縱然對自己的兒子也是如此。
朱標大概是歷史上少有的,東宮府臣完全由皇帝大臣擔任的太子。
那些人都是他父皇的臣子,不是他的。
所以他阻止不了朱元璋做任何事,只能戰戰兢兢,而后垂淚。
有時候不得不感慨造物主的神奇,朱元璋和他的子孫,真是完全不同。
朱元璋之后,朱家的皇帝大部分皆是有情之人,厚待功臣的永樂,只娶一妻的弘治,唯愛萬貞兒的成化,這些朱家皇帝對信任的人是真的好。
“統御著整個帝國的巨龍,已然蒼蒼老矣,卻依舊牢牢把握著每一絲權力,再偉大的人物,暮年也不過如此,曾經那個高喊著光復中原,重開唐宋之天的英雄,再也回不來了。”
李祺一直期待著朱元璋去世,即便等到那時,他也不剩幾年能活,但他依舊期盼著。
因為——
他也想舒服的活著,哪怕只有一日。
馬車停了下來。
國子監到了。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機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