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王兩次拒絕就藩,一定要留在京城,這已經不符合朝廷的法度,在京城時,以親王之身交結勛貴,恰如當初太子在南京見朝臣,這很不妥,臣希望陛下能詳細考慮一下漢王的用意。”
這話一出,其余幾人便同時身體一抖,臉上都緊緊繃著,心中則暗道,太可怕了,堪稱對漢王一劍封喉!
楊士奇這番話表面聽起來平平無奇,但先有李顯穆鋪墊“死魏征”,說起漢王對他的惡意,而后又有楊榮“無意”中失言說出“漢王自比唐太宗李世民”。
皇帝心中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猜想,現在楊士奇點出了“漢王不肯就藩”、“交結勛貴”這兩點,幾乎瞬間就讓皇帝心中泛起“玄武門之變”這件事,讓他心中生出緊迫甚至威脅之感,對漢王朱高煦的忌憚之心,在瞬間升到了頂。
楊士奇最后用太子在南京私自見朝臣類比,則是削弱自己太子黨的身份,顯得愈發不偏不倚,加強說服力。
至于效果,自然是極強!
皇帝眼中的驚怒幾乎快要掩飾不住。
從現實來看,若漢王真有奮力一搏的想法,還真有一成機會,因為他手里是真的有刀把子,若是能出其不意搞死皇帝,然后真有機會控制京城。
當然后續必然是天下大亂,各地的藩王會笑出聲。
而太子,半成機會都沒有,他只能等著正統之位落在他身上,而后依靠體制本身的力量來驅使所有人。
李顯穆心中很滿意,不枉他搭了這個臺子,無論是楊榮,還是楊士奇發揮的都很完美,三人配合,漢王今天必然失勢。
“逆子!”
朱棣終究還是沒忍住,他猛然間發現自己竟然留了一只隨時有能力噬人的猛獸在身邊。
伴隨著這一聲,殿中頓時嘩啦啦跪下了一片,所有人都深深垂著頭,不敢抬頭看皇帝。
沉默,是現在的華蓋殿,針落可聞,唯有皇帝粗重的喘氣聲,良久,才聽到一道冰冷中夾雜著漠然的聲音響起,“你們先下去吧。”
眾人行禮后紛紛走出華蓋殿,一走出殿門便是刺骨的寒風吹來,又因天上陰寒,半絲陽光也不曾見,更顯陰冷。
殿內殿外恍然兩個世界,可無論李顯穆,亦或其他人,卻心中滿是興奮,根本不絕寒冷,只有無盡的火熱。
因還在殿前,擔心隔墻有耳,眾人只是互相對視幾眼,沒說話,而后匆匆往宮外走去,那輕快的腳步,無不揭示著此時幾人心中的欣然。
一直走到了前后廣闊的廣場中央,楊榮才壓低聲音贊嘆道:“明達壯哉。”
李顯穆也低聲道:“子榮多智之功,士奇臨陣不亂,才有今日。”
今日之事就仿佛李顯穆鑄造了兩把神劍,并且洞悉了漢王的弱點,并且創出了一套針對性的劍法。
然后楊榮和楊士奇則是劍術天賦超群的俠客,學會了這套劍法,又得到了神劍,最終雙劍合璧,將大反派漢王斬于劍下
楊士奇和楊榮眼底皆是興奮之色,今日可謂二人于太子奪嫡之路上最值得書寫的濃墨重彩的一筆,憑借今日的功勞,日后太子登基,至少一部尚書、半個宰相是跑不了的。
幾人在興奮中往宮外而去,天上陰云正飛速散去。
“太陽出來了。”
李顯穆出了宮門,只覺有道光照在眼中,眾人抬頭一看,但見濃重的云彩中間,被撕開了一道口子,有金光璀璨的光柱照下,恰好落在紫禁城中,而后光柱猛然擴大,那陰云被撕開的口子越來越大,幾乎在幾個呼吸之間,就遍及了整座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