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不若將天皇之事和他們講述一番,若是他們依舊冥頑不化,只能全部將之處死了,我大明兩萬大軍已經在港口停留許久,隨時可以投入戰爭中。”
表面上來看,李顯穆所談的和鄭和沒什么區別,同樣是源義持同意,而那些保守大臣不同意,但實際上卻完全不同。
之前源義持已經準備同意那些大臣的想法,而現在他堅決不同意,甚至不惜要和他們徹底翻臉。
因為他真的看到了擺脫天皇統治的路途,從日本內部,他早就放棄了,他父親那么強勢,甚至讓天皇認他的祖母當干媽,還被追封為“太上天皇”,可最終他還是沒敢接受。
而現在又強大的明朝在外作為援助。
他真的有了把握。
“不知貴朝準備如何推翻天皇統治”
“待外臣回大明后,會發來一封國書,對日本斥責一番,要求立刻將天皇闔族送往大明。
若不同意,便要從朝鮮登錄,進攻日本,其后依靠強勢的水軍,掩護一部分軍隊登錄日本,證明所言非虛。
以外部力量積壓內部改變。
這時就要殿下在內部挑動了,只要日本內部一亂,機會就來了,這是最差的結果,甚至極有可能,殿下一旦不愿意和大明開戰,天皇自己就不得不被放棄。”
聽到李顯穆說從朝鮮登錄進攻日本時,源義持沒忍住手抖了一下,若明軍真的從朝鮮登錄日本,必然會在日本引起軒然大波,他甚至能想象中,會有無數人涌到自己府邸中,詢問該怎么辦。
腦海中風云變幻,幾乎每一件事可能的結果,都在腦海中閃過,最終一切都停留在那頂王冠之上。
“就依李君所言。”
源義持確信,再也不會有另外一個機會,讓他能夠有機會鏟除天皇、公卿這些舊時代腐朽貴族的同時,還鏟除
但凡是知道大明制度的,誰不羨慕那種一道旨意,萬里之外郡縣聽命的權力。
李顯穆眼底溢出笑意,有野心好啊,沒有野心怎么能驅馳呢
當李顯穆離開京都后,源義持麾下的老臣帶著深深的不滿再次進入了室町殿,“將軍,難道你還準備向明朝俯首稱臣嗎我們有自己的天皇,不需要為了貿易再去拜一個皇帝。”
讓他們頗有些意外,這一次的將軍并沒有反駁說那些貿易的好處,而是苦笑道:“是啊,我們日本有自己的天皇,現在要因為天皇引來災禍了”
足利一族的家臣狐疑道:“什么災禍”
源義持裝著嘆息道:“明朝知道了我日本有天皇之事,極為憤怒,所以才派來了李君,李君說這世上只能有中原一個皇帝,天皇是僭越,大明將會和日本不死不休。”
啊
“應該是大明的使者在放狠話吧”
這番話完全出乎了所有人預料,他們還算是比較了解大明的風格,不可能會這樣啊,最多就是互不搭理,怎么突然就走到不死不休的地步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