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推位讓賢
第二日,太陽升起。
不久,晉升正三品禮部右侍郎的圣旨便到了公主府,即便是臨安公主,也驚奇的左看右看。
若是在洪武時期,李顯穆的升官速度自然不算什麼,那個時代一年進士,兩年侍郎,三年尚書的人比比皆是,但第四年就魂歸地府的官,也比比皆是。
可以說完全沒有任何流程和制度。
永樂時代后,那種大規模對官員的屠殺消失后,官員晉升就有了固定制度,于是李顯穆這個十九歲的右侍郎一下子就珍惜起來。
李芳嘖嘖稱奇道:“按照三弟這種晉升速度,最晚在二十五歲前,就能升任一部尚書了。”
大明可不是那離奇怪誕的女頻世界,層出不窮的統率數十萬大軍的攝政王丶鎮北王丶鎮國公,權傾朝野的丞相如同瓜子般,數也數不請。
顯得那六部尚書如同小嘍羅般。
在大明朝,縱然是勛貴權勢最盛的永樂朝,上至諸王丶下至公侯,也沒人敢忽視一個尚書,那是真正站在權力頂端的重臣。
李茂笑著指著圣旨道:“哪里還用得著二十五歲前,陛下命三弟兼任內閣大學士,這是要讓他現在如尚書般統掌禮部。
看來陛下對如今的禮部尚書胡英很是不滿啊。”
任誰都知道,禮部侍郎加內閣大學士甚至要凌駕于禮部尚書之上,皇帝怎麼可能不知道,這就是要讓兩個人斗。
“我李氏終究是又出了大明頂級大臣了。”
李芳倒是頗有揚眉吐氣之感,“那胡英早在數年前就攻訐過三弟,欲要置三弟于死地,如今三弟再站在他面前,倒要看看他如何而為!
屋中眾人聞言紛紛大笑起來,就連臨安公主也開懷大笑。
先前誰都知道李顯穆前途大好必潛力無限,可潛力終究沒有轉化為實力。
現在李顯穆一躍大九卿級別。
自宋朝科舉制度大行以來,除洪武朝外,文官之中,如同李顯穆這等短短五年丶幾乎可以說在最短時間內橫行天下的,實在少見!
李氏眾人又怎麼能不驕傲呢?
見家人皆高興不已,李顯穆也不打斷,待眾人停下后,他才對著眾人緩緩道:“今日是件喜事,可做兒子和弟弟的,卻要掃掃興,越是這等時日,越要低調。
禮部侍郎還不算什麼,上面還有禮部尚書,甚至還有更高,要完成父親所留下的遺言,現在還差得遠。
大哥,你是李氏族長,弟弟希望能……”